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十二 文言文阅读(传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55: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考点规范练十二 文言文阅读(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卢李二生

昔有卢李二生,隐居太白山读书,兼习吐纳导引之术。

一旦,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诀别而去。后李生知桔子园,人吏隐欺,..欠折官钱数万贯,羁縻不得东归,贫甚。偶过扬州阿使桥,逢一人,草屩(juē,草鞋)布衫,视之乃卢生。生昔号二舅,李生与语,哀其褴缕。卢生大骂曰:“我贫贱何畏?公不作好,弃身凡弊之所,又有..欠负,且被囚拘,尚有面目以相见乎?”李生厚谢,二舅笑曰:“居处不远,明日即将奉迎。” ..

至旦,果有一仆者,驰骏足来云:“二舅遣迎郎君。”既去,马疾如风,过城南数十里,路侧朱门斜开,二舅出迎。星冠霞帔,容貌光泽,侍婢数十人,与桥下仪状全别。邀李生中堂宴馔,名花异木,若在云霄,又累呈药物,皆殊美。既夜,引李生入北亭命酌,曰:“兼与公求得佐酒者,颇善箜篌。”须臾,红烛引一女子至,容色极艳,新声甚嘉。李生视箜篌上,有朱字一行云:“天际识归舟,云间辨江树。”罢酒,二舅曰:“莫愿作婚姻否?此人名家,质貌若此。”李生曰:“某安敢?”二舅许为成之,又曰:“公所欠官钱多少?”曰:“二万贯。”乃与一拄杖曰:“将此于波斯店取钱,可从此学道,无自秽身陷盐铁也。”才晓,前马至,二舅令李生去。送出门。

洎归,即以拄杖于波斯店。波斯见拄杖,惊曰:“此卢二舅拄杖,何以得之?”依言付钱,遂得无..事。其年,往汴州,行军陆长源以女嫁之。既婚颇类卢二舅北亭子所睹者复能箜篌果有朱书字视之天际之诗两句也李生具说扬州城南卢二舅亭中筵宴之事。妻曰:“少年兄弟戏书此。昨梦见使者云:‘仙官追’,一如公所言也。”李生叹讶,却寻二舅之居,唯见荒草,不复睹亭台也。

(选自《逸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李生知桔子园 .B.哀其褴缕 .C.李生厚谢 .

知:管理。 哀:同情。 谢:酬谢。 洎:等到。

D.洎归,即以拄杖于波斯店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浪迹江湖 .B.尚有面目以相见乎 .C.即以拄杖于波斯店 .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1

D.弃身凡弊之所 .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生和卢生曾经都在太白山隐居修道,但是李生耐不住清苦,半途而废,最终并未得道成仙,还落得个卖桔亏损、欠债落魄的下场。

B.卢生虽然一开始对李生很生气,但是最终还是原谅了李生,并请李生到自己的城南别院里喝酒听曲,给了李生一拄杖用以兑钱后还给波斯人,才使李生安然无事。

C.文中多处伏笔表明李生所娶的陆长源的女儿便是当天在卢生的别院中陪酒弹箜篌的女子,从箜篌上的红字,妻子的容貌,还有妻子梦中的场景,都可以推敲出。

D.卢生实则已经得道成仙,回来帮助李生,还撮合了李生的一段姻缘。李生最终没有找到卢生和城南别院,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既婚颇类卢二舅北亭子所睹者复能箜篌果有朱书字视之天际之诗两句也李生具说扬州城南卢二舅亭中筵宴之事。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邀李生中堂宴馔,名花异木,若在云霄,又累呈药物,皆殊美。 (2)将此于波斯店取钱,可从此学道,无自秽身陷盐铁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杜五郎传

[宋]沈括

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孙问其不出门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具饣亶粥..①

,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无可为也。”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问:“观何书?”日:“曾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气韵闲旷,言词精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

2

室中枵然,一榻而已。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径往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

余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饣亶粥:稠粥。②枵然:空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B.度所耕不足赡 .C.亦有时不继 .

凡:总共。 赡:供养。 继:增益。 惠:赠送。

D.曾有人惠一书册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以田与兄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又为人佣耕 .C.以告者过也 .D.问其所以为生 ..

吾属皆为之虏矣 .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五郎生于颍昌阳翟县,由于传说30年从未离开过家门而被人议论,孙轸才会去拜访他。杜五郎却认为别人的话言过其实,因为他曾于15年前在门外乘凉。

B.杜五郎以前靠给人择日和卖药为生,勉强度日。在儿子能耕种,能吃饱后,他便不再和干同行的乡里人争利,不再择日和卖药,平日里什么也不做,只是空坐。

C.作者在文中借杜五郎虽然穿着布袍草鞋,却“气韵闲旷,言辞精简”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安贫乐道的精神的颂扬之情。

D.文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写杜五郎的儿子也很少去县城,并且直来直去,出发之日便可计算出他的归程的事,更充分地表现杜五郎生活的简单、快乐。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