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4:46: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任课教师:公共课部 肖超颖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内外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中外工艺美术之间的联系有大致的了解,并对各时期不同的工艺美术种类及其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借古鉴今,推陈出新。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取理论讲授、专题讨论、主题设计创新与应用数学、案例教学、专题知识竞赛、参观学习、论文竞赛、行业调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模式,并结合当前的设计作品现状和学生所上的专业设计课程进行评价和讲解。

三、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中外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深入了解各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重点与特点,以及材料与加工对工艺美术的影响。正确地掌握工艺美术在品种、造型、装饰纹样、题材以及艺术风格等特点,本课程的学习还要求理解中外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影响。掌握进行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所必须的相关技能。

四、教学内容 中国编

1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距今约200万年~4000年)

1.1 石器工艺

1.2 彩陶工艺和黑陶工艺 本章小结

2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工艺美术

2.1 青铜工艺 2.2 陶瓷工艺 2.3 十二章纹饰

1

本章小结

3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

3.1 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3.2 秦代的工艺美术 3.3 汉代的织绣工艺 3.4 汉代的铜器工艺 3.5 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 3.6 汉代的漆器工艺 3.7 汉代的画像石 本章小结

4 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公元581~907年)

5.1 陶瓷工艺 5.2 染织工艺 5.3 金属工艺 5.4 漆器工艺 本章小结

5 宋代的工艺美术(公元960~1279年)

6.1 陶瓷工艺 6.2 织绣工艺

6.3 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

本章小结

6 元代的工艺美术(公元1271~1368年) 7.1 陶瓷工艺 7.2 织绣工艺 7.3 金属工艺 7.4 漆器工艺 本章小结

7 明代的工艺美术(公元1368~1644年) 8.1 陶瓷工艺 8.2 织绣工艺 8.3 金属工艺 8.4 漆器工艺 8.5 明式家具 本章小结

8 清代的工艺美术(公元1644~1840年)

2

9.1 陶瓷工艺 9.2 织绣工艺

9.3 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 9.4 雕塑工艺 本章小结 外国编

1 史前的工艺美术

11.1 旧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11.2 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本章小结 2 古代东方的工艺美术 12.1 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 12.2 古代波斯的工艺美术 12.3 古代印度的工艺美术 12.4 古代伊斯兰的工艺美术 12.5 古代日本的工艺美术 本章小结 3 古代西方的工艺美术 13.1 古代希腊的工艺美术 13.2 古代罗马的工艺美术 本章小结 4 欧洲中世纪的工艺美术 15.1 陶器工艺 15.2 金属工艺 15.3 象牙工艺 15.4 木工艺

15.5 玻璃工艺与染织工艺 本章小结

5 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 16.1 陶器工艺 16.2 玻璃工艺 16.3 金属工艺 16.4 木工艺及其他工艺 本章小结 6 巴洛克时期的工艺美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