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初步设计jianben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0:46: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3专业生产工艺设计

3.1苗木培育方式与生产规模设计

苗木培育在生产繁育区进行,该区是进行工厂化育苗的技术试验地,主要采用轻型基质进行工厂化培育苗木,同时具有开展技术推广、信息交流、服务咨询等功能的示范作用。该区占地面积100亩,其中5亩用于布置彩钢棚、辅助用房、大棚等,其余的95亩土地作为圃地。

3.2工厂化苗木培育设计

生产繁育区内的95亩圃地作为工厂化苗木培育的基地。生产工艺设计如下: 1、土地平整:要求平整后的土地不积水,并保持2~5度坡度倾斜,方便自然排水。

2、苗床设计:小苗培育采用1.1*13m的规格苗床;走廊0.45m宽,通常1亩地约有540m2苗床。

3、苗架铺设及喷淋设施设计:在苗床规划好后开始用砖块铺设苗床架,使苗盘与地面保持5cm以上距离以方便空气修根。微喷一般采取3.1m宽度(2个苗床宽度)沿纵向微喷走廊布局;通常一亩地需喷头300个,毛管接头300个,毛管(85cm长)300根即255m,25#PE管200米,50#PE或PPR管42米;50#球阀2个,50#直接11个,50#三通5个,50#堵头4个,50#弯头4个,25/50#变三通8个,32#匝箍8个,50#过滤器2个(可不要,冬季降温易破裂)。

4、轻基质消毒及混合装袋。

5、苗木移栽:将高度2-3cm的瓶苗或者实生苗,按每袋(穴)1苗进行移栽,移栽时注意要保持苗木根系舒展。

6、苗木培育:每天进行浇水,保持基质水分;每7-10天用复合肥或专用肥追肥一次;用遮阳网进行遮荫。

18

******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3.3灌溉、排水工程设计

3.3.1设计原则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指标、规范和标准。

(2)注重合理布局,集中紧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兼顾。 (3)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体现林业系统行业特点,并符合当地的自然特点。

3.3.2工程设计

灌溉采用固定管网与电动水泵相结合。在区内筑坝,修建水塘,并新建1000m3蓄水池,为各生产区提供灌溉用水。

排水沟为开敞式,根据不同的排水量和要求设计适当的排水沟规格。

3.4种质资源保存设计

3.4.1保存目的

种质(germplasm)就是遗传物质,是存在于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是指一切能够繁殖的生物类型的总称Hl。这里强调种质资源必须能够繁殖,如果生命已经终结,就失去了可利用性,不能再称为种质资源。所以,建种质资源圃就是为了把植物种质资源以活体植株的形式保存起来。

本项目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目的首先是保证物种安全,通过维持物种种内遗传多样性来提高物种的生态适应多念性,从而保证在环境胁迫时更有机会逃脱种族灭绝的危险;另一个目的是良种选育和生物学研究,即收集保存与育种目标相关的种质资源,为良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以及给生物学研究准备原始试验材料。

19

******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3.4.2保存原则

以保护濒危树种不灭绝,并得以适当发展;种的遗传基因不丢失,并满足利用为目的的原则。

根据不同林木的特性采用相应的保存方法的原则。

3.4.3保存方式

自然界,植物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适应的环境类型,这是长期适应进化的结果。在生境未受到破坏的条件下进行保存称为原地保存(conservation in situ),如自然保护区;当生境被破坏而被迫迁移到新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保存,或由于生产需要进行的引种保存属于异地保存(conservation ex situ)。根据保存的方式可以分为活体植株保存、种子库保存和离体库保存等。

本项目为异地保存,建立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珍贵用材树种。

3.4.4保存对象及数量

根据对重庆地区及周边***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调查资料,选定桢楠、润楠、红椿等23个树种作为资源圃保存对象,分为珍贵用材树种、大径材树种(中长期木材)、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3个类型。

种质资源保存区苗木种类及数量设计表

单位:亩、株

序号 树种 类型 保存对象 桢楠 润楠 红椿 珍贵1 用材树种 红翅槭 南川木菠萝 翅荚木 紫檀

拉丁学名 保存类型 d d d e d b b 种源采集地 四川、重庆 四川 四川、云南 重庆 重庆 四川、云南、贵州 两广、云南 保存面积 5 5 5 5 5 5 5 保存数量 550 550 550 550 550 550 550 Phoebe zhennan Machilus pingii Toona ciliata Aceraceae fabri 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Zenia insignis Pterocarpus indicus 20

******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序号 树种 类型 保存对象 拉丁学名 保存类型 b b b b d b、d 种源采集地 四川、重庆、贵州 四川、云南、贵州 云南、广西 四川、云南、贵州 四川 四川、云南、重庆 江苏、江西 四川 福建 重庆 四川、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四川、重庆 保存面积 5 40 5 5 5 5 5 保存数量 550 4400 550 550 550 550 550 光皮梾木 小计 光皮桦 西南桦 檫木 大径2 材树种 连香树 鹅掌楸 Swida wilsoniana Betula luminifera Betula alnoides Sassafras tzumu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Liriodendron chinensis Liriodendron chinense × tulipifera Cupressus funebris Fokienia hodginsii Alnus formosana Alnus cremastogyme Acacia melanoxylon Eucalyptus grondis×E.urophylla EuCahetus dunnii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杂交鹅掌楸 川柏 福建柏 小计 台湾桤木 四川桤木 短周期工3 业原料树种 邓恩桉 竹柳 构树 小计 合计 a.树种的种源群体。 黑木相思 巨尾桉 c b b e b e c e e b 5 5 5 40 6 6 6 6 6 5 5 40 120 550 550 550 4400 660 660 660 660 660 550 550 4400 13200 b.部、省级复选评审出的各种林木的优良单株,优良品种。 c.经过遗传改良获得的抗性强的品质优良家系、无性系。 d.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珍贵、稀有、濒危树种。 e.引种成功的树种。 桢楠:桢楠即楠木,樟科常绿大乔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楠木的木质坚硬,经久耐用,耐腐性能极好,带有特殊的香味,能避免虫蛀。为建筑、高级家具等优良木材。在我国贵州、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区有天然分布,是组成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

21

******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润楠:樟科润楠属常绿乔木,树形优美,枝叶浓绿,为优良的行道树及庭院绿化树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木材细致,芳香,用于作梁、柱、家具。主要分布在四川海拔1000米或以下。

红椿:红椿,别名:红楝子、赤昨工、埋用、赤蛇公、南亚红椿、香铃子,为楝科、香椿属落叶或半落叶乔木。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珍贵速生用材树种。材色红褐,花纹美丽,质地坚韧,最适宜制作高级家具。心材深红褐色,边材色较淡,纹理通直,结构细致,花纹美观,材质轻软,防虫耐腐,干燥快,变形小,加工容易,油漆及胶粘性能良好。是建筑、家具、船车、胶合板、室内装饰良材。红椿主要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红翅槭:常绿乔木,高达10米,胸径达30厘米。其木材为散孔材,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材淡黄色略红。纹理斜,结构细而均匀,质重、硬、耐腐、耐久性中等,加工易,切面光滑,弹性强,油漆性能好,钉着力强。花纹美,具乌眼、琴背花纹,是做高档家具、乐器、农具、胶合板上好材料。 红翅槭是新挖掘的优良绿化、美化树种,耐荫、耐寒,作第二层林冠配置最为理想,宜作风景林、生态林、四旁绿化树种。

南川木菠萝:南川木菠萝为常绿乔木,皮深褐色、纵裂,木质红棕色,纹理细而坚,果实成熟时呈橙黄色,因色泽、肉质和形状酷似面包,所以人们又称其为“面包树”。是我国著名桑科植物学家张秀实教授和***药物种植研究所分类专家谭士贤、刘正宇于1988年根据采集的标本命名,后由我国植物分类学泰斗吴征镒院士1989年在《云南植物研究》11卷第1期上正式发表的一个植物新种。2004年,南川木菠萝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确定为“极危”物种,比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著名的活化石银杉、水杉等濒危物种还要高一个等级。由于该植物具有珍稀极危,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营养价值较高,医用保健作用多,木材材质优良,观赏品位高等特性和作用,因此极具科研、保护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