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常见异常之原因分析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46: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模具常見異常之原因分析及對策

目 錄

一. 毛邊 二. 衝頭易斷 三. 跳料 四. 拉伸破裂 五. 抽芽破裂及偏差 六. 脫料不順 七. 螺絲易斷

八. 折邊呎寸及角度偏差. 九. 推平后間隙過大及翹邊 十. 鉚合不良

十一. 滑塊不順及易裂

一. 毛邊

產品毛邊是我們衝壓廠衝壓模具最容易出現的異常之一,下面我就對毛邊出現的原因及排除分幾類講解. 1. 單純衝孔模毛邊: 原因分析

1>.凸模與凹模磨損嚴重(正常損壞)

2>.凸模與凹模被鏟(包括材料衝二次或模腔內異物等) 3>.凸模與凹模間隙過大. 4>.凸模與凹模間隙偏移. 5>.凹模堵料而被擠裂.

改善對策

1>.研磨凸凹模刃口,保持刃口鋒利.

2>.視被鏟壞之程度,可修復之凸凹模,可研磨補焊,嚴重之則要換凸凹模. 3>.檢查凸模與凹模,視實際情況修整凸模與凹模之間隙. 4>.根據孔的正確位置,再確定凸模或凹模移位. 5>.將凹模落料孔斜度加大,保証落料順暢. 2.復合模及切料毛邊 原因分析

1>.復合模自動化送料偏移或不到位導致切單邊而將凹凸模刃口鏟壞. 2>.內外導柱與凸凹模定位梢偏移,導致間隙不均.

3>.對於切料凸模(衝頭)衝頭端面無靠肩,而將凹模外側磨損產生,衝頭受擠外移產生毛邊. 改善對策

1>.調整送料平行度及長度,保証不出現上述情況(模具上之定位作卡料裝置) 2>.重新合模,試配凸凹模之間隙后固定,再加工凸凹模定位梢. 3>.將衝頭端部追加靠肩. 3.其它之毛邊.

原因分析

1>.工件定位過緊而刮出毛邊.

2>.避位不夠導致刮出毛邊(如抽芽,折邊后工序在后工站的避位) 3>.抽芽孔上之毛邊(預衝孔即有毛邊) 改善對策

1>.調整定位(保証工序件之定位正確性) 2>.將避位加大. 3>.修整預衝孔之毛邊.

二. 易斷衝頭

衝頭按斷的機率大小來區分,應該依次為預衝頭,結構薄弱之異形衝頭而此二種衝頭其一般為工作部位斷掉,另切料之異形衝頭,卻經常因為衝頭的凸定部位斷掉,也一樣是經常發生的,下面就一些造成這些衝頭斷掉的原因及一般的改善作簡短的說明一下. 1. 預衝頭易斷之原因分析

1>.凹模因落料斜度不夠或凹模磁性過大造成堵料,以致凸模斷掉. 2>.工作部分過長,強度不夠.

3>.凸凹模間隙偏移.

4>.材料衝二次時,材料卡放到位(或模腔內有異物) 5>.衝次量已到正常損壞.

6>.脫料板內彈簧斷掉,致使脫板變形而折斷. 7>.夾板與脫料板偏差. 改善對策

1>.將凹模下之落料孔斜度加大或孔徑加大,凹模用退磁器退磁. 2>.工作部位減短一般采用4mm以內. 3>.研磨衝頭或凹模,調整間隙(視呎寸之需要) 4>.產線人員保証材料不重壓. 5>.更換衝頭,保養時檢查. 6>.檢查彈簧,更換彈簧及衝頭.

7>.修改夾板或脫料板之過孔間隙(視凹模之位置修改) 2.其它類衝頭斷掉之原因分析:

1>.對於結構薄弱之衝頭斷掉之原因及對策與預衝差不多. 2>.對於切料衝頭固定方法的不一樣而導致從固定處拉斷. 3>.鉚頭之衝頭回火不夠,導致鉚處崩掉而拉下(盡量不用鉚頭) 4>.挂鉤之衝頭因挂鉤受力位置不對或挂鉤根部直角而造成易斷. 5>.夾板上之沉頭不夠. 改善對策

1>.固火后再用或改用挂鉤及用螺絲鎖. 2>.修改衝頭挂鉤之位置,保証受力均勻. 3>.加高沉頭孔.

三. 跳料

跳料包括小型衝孔跳料及較大型切料廢料跳料 原因分析: 1>.凹模間隙過大. 2>.凸模磁性過大.

3>.凹模刃口磨損,刃壁光亮. 4>.凸模進入凹模有效行程過短. 改善對策

1>.調整凹模間隙,重新線割入塊 2>.凸凹模退磁.

3>.用披覆機將凹模刃口打粗糙. 4>.加長凸模的工作長度.

1. 另外對於型衝子加長后再將工作面磨一缺口成R角或刃口倒角均可(附圖) 2. 對於較大型衝子,可在衝頭內加裝頂料梢或滾珠螺絲(附圖)

四.拉伸(深)破裂

拉伸(深)破裂之原因

1>.凸凹模之間隙過小(包括整體間隙和凸凹模偏移之局部間隙) 2>.凹模無圓角粗糙度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