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学名词解释&小知识点【Fro 江苏大学J检验专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6:0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聚合酶链反应(PCR):利用DNA聚合酶在体外条件下,催化一对引物间的特异DNA片段合成的体外基因扩增技术,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复性)——适温延伸这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能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

巢式PCR:先用一对外侧引物扩增含目的DNA 的大片段,用扩增产物作为模板再用第二对内侧引物再进行扩增,大大提高了扩增效率和产物的特异性。

多重PCR(multiplex PCR) :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由于每对引物扩增的片段长度不同,可用电泳加以鉴别。

不对称PCR:使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引物进行PCR,生成单链DNA用于测序。

PCR-SSCP: 将PCR 产物双链DNA(dsDNA)变性为单链DNA (ssDNA),加样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由于DNA 分子在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与其分子量和空间结构有关,而空间结构又与ssDNA序列有关。因此,电泳结束后,ssDNA带位置的差异即可反映出PCR产物序列的差异。

荧光定量PCR:通过荧光信号对PCR过程中的产物量进行实时监测,精确计算出PCR的初始模板量 。

循环阈值(Ct):PCR扩增过程中,荧光信号开始由本底进入指数增长阶段的拐点所对应的循环次数。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用标记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探针)来检测样品中未知核酸序列(形成异源双螺旋),再经显影或显色的方法,将结合核苷酸序列的位置或大小显示出来。 探针:是指能与特定核酸序列发生特异互补杂交,杂交后又能被特殊方法检测的已知被标记的核苷酸链。

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经凝胶电泳分离且转移至膜上的DNA分子。 Northern印迹杂交:检测经凝胶电泳分离且转移至膜上的RNA分子。 菌落杂交:检测固定在膜上,经裂解从细菌体释放的DNA分子。 斑点杂交:检测固定在膜上的DNA或RNA分子。

原位杂交:是以特定标记的已知序列的核酸分子作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并对其检测的方法。

Western 印迹:检测经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至膜上的蛋白质分子。

生物芯片(biochip):是将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若干不连续过程(如:样品制备、生化反应、检测和分析步骤)集成于数平方厘米大小的芯片表面,并使这些分散的过程连续化、微型化,从而实现对大量生物样品中数据的快速、自动和并行处理的技术。

基因芯片(DNA芯片,DNA微阵列):将大量的DNA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玻璃片或纤维膜等载体上,称之为基因芯片。

蛋白质芯片:将多肽、蛋白、酶、抗原、抗体固定于硅片、玻璃片、塑料片、凝胶、尼龙膜等固相介质上形成生物分子点阵,将待分析样品中的生物分子与蛋白质芯片的探针分子发生杂交或相互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仪对杂交信号进行高通量检测和分析。

DNA多态性:由于不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和没有重要调节功能的区域发生了中立突变,这些中立突变构成的DNA变异称为DNA多态性或者DNA型。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存在于非编码区及内含子中,以三个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的高度多态性序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指单个核苷酸变异(单个碱基变异)而形成的DNA分子多态。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由于基因的突变导致某一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序列产生(或消失),经电泳分离出大小不同的片段。

补充:【小知识点】

①用于检测点突变的技术: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SO)、PCR-ELISA、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PCR-RFLP、基因芯片技术 /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异源双链分析(HA)、DNA序列测定、蛋白截短测试(PTT)。

②用于检测基因缺失的技术:对于少数核苷酸的缺失,可用检测点突变的方法;对于大片段的缺失,可使用Southern印迹技术和多重PCR。

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v-onc):是病毒从宿主细胞中获得的、以不同方式融合进入病毒结构基因中,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特定DNA序列。

细胞癌基因(c-onc)或原癌基因: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组中与病毒癌基因结构相似的基因,激活或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补充:

其活化机制有:转导,点/插入突变,易位,扩增、甲基化改变等, 可分为五大类:

1、生长因子类(如:sis,int-2)

2、酪氨酸激酶类(如:Rous肉瘤病毒src-1,最早发现的c-onc) 3、GTP结合蛋白类(ras族癌基因,目前研究的最多) 4、核蛋白类(如myc、myb,c-myc研究的最多) 5、端粒酶

抑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一类可抑制细胞过度生长与增殖的基因,有潜在抑癌作用。当这类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补充:

最常见的抑癌基因有以下一些:

Rb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是人类发现的首个抑癌基因;

p53基因,有分子警察的美誉, 但当1个p53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就足以使细胞呈恶性表型(显性遗传),称为显性负效应;

APC,基因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的易感基因;

生物信息学:应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管理、分析和利用生物分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