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9:09: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作者:吴丰洪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9期
【摘要】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一线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内容从课程层面着陆到具体的教学还需要过程。许多经典小说,很难上出“味道”来,教学内容无法深入或者深入得很生硬。 【关键词】小说 教学内容 确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86-01 在语文界内,随着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重新审视“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了怎么样”等问题,回到原点,研究教材的教学价值,提出了确定“教学内容”、“发现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等系列命题,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方向。但是在持续深入的研究实践中也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仅仅把教学书本内容视为教学的全部,忽视教材的示范性和交流作用,把语文教学当成程式化的纯知识传授,割断了语文有效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缺乏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原本的“习得阶段”中丰富多彩的母语变得平淡乏味。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当下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教学的素材或直接来源,在教师的教学预设中大量堆积,语文课堂预设多生成少,强加多引导少,灌输多思维少的现象较普遍。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过程琐碎,教学形式花哨,教学情境闹腾,基础实践浮泛,学生的读与思,品与悟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期望值。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较深,学生的主体意识未被激发,他们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对本区近三年来的近千名初中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调查,现状表明: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总体上仍存在重知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所学的东西与现实生活脱节,从根本意义来来说,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际要求,那么小说的阅读其实也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沪教版语文中选入了多篇世界经典小说,在面对小说教学时,我们往往不知如何准确的确定教学的内容。
《变色龙》是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说。课后我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如下:“《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本节课我选择第二课时讲授,在此前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整体掌握,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灭洛夫的形象。选取社会生活片段,表现尖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大的社会问题,语言生动传神,情节曲折变化。语言生动,黑色幽默十足,因而对学生由很大吸引力。反复阅读也不失笑点,这对课堂氛围帮助很大。
初二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契诃夫的小说,学生对他及创作已有所了解,且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阅读也有一定的经验;对小说涉及到的人物形象,情节和环境描写等要素也能形成比较好的感知。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教学过程不能仅停留在对小说的感性认知层面,需引导学生通过咀嚼语言感知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典型的社会意义。
课堂进度整体把握如预设,学生也很积极配合。学生与我的默契较好,积极大胆,思想新奇又不过失,多次朗读后多能很好把握问题关键。因而在课堂气氛上并无大碍。
反思下来,当时课上板书不尽人意。预设中的板书是将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归纳,人群的特点归纳,再引出社会环境背景,总结主旨。但当时的板书只是将这几点罗列出,并没有将他们联系起来,因此看起来很没有章法,让学生无从识记,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对课文,教什么,怎么教,看似很简单的任务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变色龙》曾是自己初三时候学习的课文,当时只觉幽默讽刺,时至今天自己教授它时,并没那么单纯,备课修改多次,试讲两次修改无数,本着尽心尽力,实着差强人意。要教好语文,还要学习,思考,再学习。”
我再次对课堂进行反思,在小说的教学中,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建立在人物形象和主旨上。能让学生独立的读懂文本,正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能沉浸于文本之中,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抒发自己的感受,如果可以在学习中逐渐学会并达到这些要求,会更好更深刻的理解小说。
我们阅读小说,以小说中的人物去看小说,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了解当时社会对权势的观念,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人七情六欲,演绎着常人的悲欢离合,看到了《变色龙》中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看到了生活在底层挣扎的人的艰辛。换位思考,多元解读,会有令人想不到的收获,也会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从课文学生的预设到课堂学什么的生成》戴余金 [2]《试谈阅读教学内容的分离与重组》张震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