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7:25: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选资料.

08年业务培训材料

第一节 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多数泌尿外科疾病常出现排尿异常及血压的变化,除外科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病人多饮水,但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等病人应限制饮水量。 2、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有无尿液颜色改变、尿潴留等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和诊疗。检查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检查、治疗的目的和可能发生的反应,以消除其思想顾虑,取得配合。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确保数据准确,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4、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防止牵拉、打折、受压、脱落及引流液返流。如有

引流不畅,应及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冲洗引流管或重新留置。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引流液异常,应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感染的预防:①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每日用0.2‰碘伏棉球擦试尿道口,女性患者用

0.2‰碘伏溶液行会阴冲洗,以去除尿道口及导尿管上的血痂及分泌物,确保尿管及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尿路逆行感染。②所有引流袋每日更换,普通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气囊导尿管可适当处长更换时间,但不宜超过1个月。

5、病情观察:

(1)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满足患者需要。

(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入院后每3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在37.5℃以上者,

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正常后每日测量1次;手术前1日到术后第3日每日测4次,体温正常后每日测1次。定时测量血压,血压高者,积极防治,防止意外发生。对以肾上腺肿瘤收入院的患者应监测血压,每日2次。

(3)泌尿系外伤的患者有随时发生出血的可能,应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的变化。尿道

断裂合并有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备硬板床。

可修改编辑

1 / 28

精选资料.

(4)经泌尿系器械检查、治疗后的患者有可能发生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尿、呕吐、

寒战、发热等反应,应根据病情嘱咐并协助患者多饮水,必要时报告医师、按医嘱进行处理。

第二节 泌尿外科术前准备及护理常规

1、术前1~3日准备。

(1)协助完成术前常规检查、治疗和特殊检查。

(2)做好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解除恐惧心

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3)协助病人处理卫生、洗澡、理发、剃须、剪指甲等,并根据手术部位准备皮肤。 (4)指导术前禁食水6~8小时。需要肠道准备的患者,指导服用缓泻剂或给予灌肠。 (6)术前晚酌情给镇静药。 2、 术日晨准备。

(1)进手术室前,贵重物品交责任护士或家属保管,全麻病人取下假牙,女病人取下发

卡,嘱病人排尿。

(2)术前半小时执行麻醉前用药。根据手术准备床铺及所需用品。

第三节 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1、麻醉术后注意事项及体位:

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采取患侧卧位或半卧位,以利于渗血、渗液的引流,防止血肿、脓肿的形成引起切口感染。阴囊手术后,采取平卧位并将阴囊托起,以防肿胀影响愈合。 2、 饮食护理:

一般小手术及腔镜手术病人禁食水6小时后普食,并指导多饮水,开放手术患者术后应暂禁食水,待肠功能恢复后,指导患者进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逐渐过渡为普通饮食。 3、引流管的护理同泌尿外科一般护理。 4、 病情观察:

(1)护士应了解患者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的变化。

可修改编辑

2 / 28

精选资料.

(2)观察手术切口有无出血、渗液,尤其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前列腺切除术、外伤等患

者,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5、并发症的预防:

(1)泌尿系感染:①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每日用0.2‰碘伏棉球擦试尿道口,女性患者用

0.2‰碘伏溶液行会阴冲洗,以去除尿道口及导尿管上的血痂及分泌物,确保尿管及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尿路逆行感染。②更换引流袋、引流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2)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凡大、中手术后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和保持皮肤的完整性,超

声雾化每日2次,鼓励病人翻身,咳痰,早日下床活动。

(3)腹胀的预防及护理:向患者讲解腹胀的原因是由于麻醉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细菌作

用产生大量气体所致。说明术后早日活动的意义,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腹胀时,协助取舒适卧位,可轻揉腹部,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第四节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护理常规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尿频、尿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一、术前准备和护理

1、协助作膀胱镜检查、残余尿测定及血液生化检查。 2、避免便秘、忌烟酒,以免诱发急性尿潴留。

3、鼓励病人每日饮水量不少于3000ml。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同时鼓励病人起床活动,改善手术耐受性。 4、执行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二、术后护理

1、按泌外术后常规护理。

2、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后半卧位,并鼓励患者床上适当活动。停止持续膀胱冲洗后,严格执行活动计划,防止下肢静脉栓塞。

3、饮食:禁食水6小时后普食,以清淡、多纤维、高营养无刺激为原则,多饮水,必要时口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引起出血。

可修改编辑

3 / 28

精选资料.

4、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整冲洗速度,如发现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应及时清除。引流液颜色变清亮后可改为间断膀胱冲洗或停止冲洗。 5、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出血的预防:①患者回病房应将气囊导尿管牵拉固定在大腿一侧,指导患者不得随意

屈曲大腿,改变气囊固定的位置,导致气囊破裂,尿管松脱引起出血。②绝对禁止吸出气囊尿管气囊内的液体,防止尿管脱出引起出血。③术后5日内不做肛管排气和灌肠。

(2)感染的预防:①做好基础护理,鼓励病人多翻身,咳痰,作深呼吸及肢体运动,预防

褥疮、肺部感染。②做好引流管的护理。③监测体温的变化,防止菌血症的发生,必要时行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尿失禁的预防:指导进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训练:吸气缩肛,呼气时放松肛门括约肌。 (4)膀胱痉挛的护理:表现为阵发性的小腹及会阴部痉挛性疼痛,尿液从尿管周围流出。

与手术创面、尿管刺激、血块刺激或引流不畅有关。膀胱痉挛时指导患深呼吸,全身放松,痉挛明显时,给予解痉或止痛药物治疗。

6、一般5~7天拔除导尿管,拔除尿管后,观察有无排尿困难、尿失禁现象。 三、出院指导

1、休息、活动指导:出院后适当活动、术后1—2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如跑步、性生活等,防止继发性出血。

2、饮食指导: 多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粗纤维类食物及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胀、便秘。

3、疾病知识指导:由于膀胱括约肌仍处于松弛状态,术后3—6个月仍可能出现溢尿现象,应经常进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训练,以缩短溢尿的时间,早日恢复正常排尿。 出现血尿、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时应及时就诊。

第五节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4:1。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肿瘤的第一症状,常间断性发生,容易给病人已治愈的错觉而

可修改编辑

4 / 28

精选资料.

忽略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一、术前准备及护理

1、按泌外术前常规进行护理。

2、有血尿者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发现尿色鲜红或排尿困难应及时告之医护人员。 二、术后护理

1、按泌外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后半卧位。 3、饮食:禁食水6小时后普食,指导多饮水。

4、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整冲洗速度,如发现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应及时清除。 5、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感染和出血,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

引流管的护理,保持膀胱点滴冲洗及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膀胱痉挛:表现为阵发性的小腹及会阴部痉挛性疼痛,尿液从尿管周围流出。应保持

引流通畅,指导深呼吸使全身放松,多饮水稀释尿液,减少刺激,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

(3)年龄大、体质差的患者,术后鼓励患者多翻身,指导深呼吸及四肢运动,防止褥疮、

肺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三、出院指导

1、遵医嘱定时接受膀胱灌注治疗或其它辅助治疗。膀胱灌注期间出现严重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恶心、食欲不振等及时就诊。

2、饮食指导:多饮水、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粗纤维的食物(如鱼、瘦肉、绿叶蔬菜),少食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禁烟。 3、保持精神愉快,生活有规律,减少不良刺激。

第六节 尿道狭窄内切开术护理常规

可修改编辑

5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