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填空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39: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填空题

模拟电子技术与项目实训练习——填空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 0 ),反向电阻为( ? ) 2. 在N型半导体中,多子是( 自由电子 ),少子是( 空穴 );在P型半导体中,多子是( 空穴 ),少

子是( 自由电子 )。

3. 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性 );当( 正向偏置 )时,二极管呈( 低阻导通 )状态;当( 反向偏置 )

时,二极管呈( 高阻截止 )状态。

4. 半导体中有( 空穴 ) 和 ( 自由电子 )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其中 ( 空穴 )带正电,而 ( 自

由电子 ) 带负电。

5. 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比锗二极管的( 大 )。

6. 普通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范围大约为( 0.6~0.8 )V,在工程估算中一般取( 0.7 )V;锗二极管

的正向导通压降范围大约为( 0.2~0.3 )V,在工程估算中一般取( 0.2 )V。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范围大约为( 1~2.5 )V。

7. 在工程估算中,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取( 0.7 )V , 锗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取( 0.2 )V。

8.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未接入滤波电容时,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的( 0.9 )倍;

接入滤波电容后,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的( 1.1~1.2 )倍

9. 如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变压器次级的交流电压为20V,经桥式整流后,则在纯电阻负载两端用直流电压表

测出的电压值约为( 18V );经桥式整流电容后,直流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值约为( 22~24V )。

10. 稳压管通常工作在( 反向击穿区 ),当其正向导通时,相当于一只 ( 普通二极管 )。

11. 发光二极管工作在( 正向 )偏置条件下;导通电压的范围为( 1~2.5 )V。光电二极管工作在( 反

向 )偏置条件下; 变容二极管工作在( 反向 )偏置条件下。

12. 三极管能放大的内因是:发射区掺杂浓度( 高 )、基区宽度( 窄 )且杂质浓度( 低 )、集电结面

积( 大 );外部条件是:发射结处于( 正向 )偏置,集电结处于( 反向 )偏置。

13. 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中,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的组态是( 共射 )电路;

只放大电流,不放大电压的组态是( 共集 )电路;只放大电压,不放大电流的组态是( 共基 )电路。

14. 用两个放大电路A、B对同一个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当输出端开路时,UOA=UOB;都接入负载RL时,

UOA>UOB,由此说明,电路A的输出电阻比电路B的输出电阻( 小 )。

15. 场效应管的类型按沟道分为 ( N沟道 )型和( P沟道 )型;按结构分有( 结 )型和( 绝缘栅 )型;按uGS = 0时 有无导电沟道分为 ( 增强 )型和( 耗尽 )型。

16.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指( ui=0 )时,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各极电压、电流对应在三极管输入

或输出特性曲线上的点。

17. 某三极管的极限参数为ICM =30 mA、PCM =200 mW、UBR(CEO) = 30 V。当工作电压 UCE = 10 V时,工作电流IC不得超过( 20 ) mA;当工作电压UCE = 1V时, IC不得 超过 ( 30 ) mA;当工作电流IC = 1mA时, UCE不得超过( 30 ) V 。

18. 某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测得IA=2mA,IB=2.04mA,

IC=0.04mA,则电极 ( IC ) 为基极, ( IA ) 为集电极, ( IB )为发射极; 为 ( NPN ) 型管;?? ( 50 ) 。

填空题

19. 某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测得三个电极的对地电位为U1= 8V,U2= 5.5V,U3= 8.3V,

则电极( U1 )为基极,( U2 )为集电极,( U3 )为发射极,为( PNP )型管。

20. 某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测得三个电极的对地电位为U1= 5V,U2= 1.7V,U3= 1V,则电极( U2 )为基极,( U1 )为集电极,( U3 )为发射极,该管子为( NPN )型管。

21.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如果基极电流从10微安变化到30微安时,集电极电流从1毫安变为2毫安,则该三极管的β为( 50 );α约为( 0.98 )。

22. BJT用来放大时,应使发射结处于( 正向 )偏置,集电结型处于( 反向 )偏置;而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处于( 正向 )偏置,集电结型处于( 正向 )偏置。 23. ( 直流 )通路常用以确定静态工作点;( 交流 ) 通路提供了信号传输的途径。 24. 在三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u1= Au2=30 dB,Au3=20 dB,则总增益为( 80 ) dB,,折合为( 10000 ) 倍。

??50,A??25. 在三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则总电压放大倍数为 u1u2?80,Au3?25,( 100000 ) 倍,折合为( 100 ) dB。

???10、A??1,总的电压放大倍数A?= ( -200 );Au1??20、A26. 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Au2u1uu3是 ( 共基极 )放大电路;Au2是 ( 共发射极 ) 放大电路;Au3是 ( 共集电极 ) 放大电路。

27. 共集电极电路又称( 电压跟随器 )或( 射极输出器 );它的特点是(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电压放大倍数Au 小于并约等于1 ),因此,它一般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 输入级、输出级、中间缓冲级 )。

28. 一个多级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数是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 乘积 ),输入阻抗就是( 输入 )级的输入

电阻,输出阻抗就是( 输出 )级的输出电阻。在计算各级电压放大倍数时,应把后一级的输入电阻当作前一级的( 负载 )加以考虑。

29. 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是指( 电压放大倍数 )随信号频率而变;相频特性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

( 相位差 )随信号频率而变。

30. 共模抑制比KCMR等于(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比的绝对值、抑制共模信号的 )

(或20lgAudAuc、或

AudAuc)。电路的KCMR越大,表明电路( 抑制零飘 )能力越强。

31. 差分放大电路具有电路结构( 对称 )的特点,因此具有很强的( 抑制 )零点漂移的能力。它能放

大( 差模 )信号,而抑制( 共模 )信号。

32. 当放大电路输入端短路时,输出端电压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 零点漂移 ),( 温度变化 )是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3. 当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入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时,称为( 差模 )输入;当加入大小和极性都相同的信号时,称为( 共模 )输入。

34. 积分运算电路可以将方波电压转换为( 三角波 )电压。 35. 理想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o可认为是(?),输入电阻Rid为 ?),输出电阻Ro为(0)。 36. 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集成运放有两个特点,即两个输入端间的电压近似为( 零 ),称作( 虚短 )电路;两个输入端电流为( 零 ),称作( 虚断 )。

37. 工作在非线性区的理想集成运放( 不存在 )虚短,( 存在 )虚断。

38. 一般情况下,当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有通路( 即有负反馈 )时,集成运放工作在( 线性

区 )。当集成运放开环或同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有通路( 即有正反馈 )时,集成运放工作在( 非线性 )。 39. ( 反相 )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基本上等于流过反馈电阻的电流,( 同相 )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几乎为零。

填空题

40.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 直流 )负反馈;若要稳定放大倍数,改善非线性失真

等性能,应引入( 交流 )负反馈。

41. 42. 43. 44. 45. 46.

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引入( 电压 )负反馈,为了稳定输出电流,应引入( 电流 )负反馈。 ( 正 )反馈增强净输入电压,( 负 )反馈削弱净输入电压。 直流通路的反馈称为( 直流 )反馈,交流通路的反馈称为( 交流 )反馈。 串联负反馈使反馈环内的输入电阻( 增大 ),并联负反馈使反馈环内的输入电阻( 减小 )。 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 减小 ),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 增大 )。

直流负反馈是指( 直流 )通路中有负反馈;交流负反馈是指( 交流 )通路中有负反馈。

?F?F???1时,称为( 深度负反馈 )?称为( 反馈深度 )47. 1?A,当1?A。

48. 在集成运放构成的运算电路中,为保证零输入时零输出,应使反相和同相输入端外接直流通路等效电

阻相等,为此目的所加的电阻称为( 平衡 )电阻。

49. 当将双电源供电的集成运放改接成单电源使用时,要求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直流电位为单电源电压值的( 1/2 )。

50. 精密仪用放大电路主要特点是将两个输入端信号产生的( 差值 )小信号进行放大,若两个输入信号之差为( 零 ),则输出也为( 零 )。

?F??1) ,相位起振条件是5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幅起振条件是 (Auu(?a??f?2n?(n?0,1,2,???) )。

52. 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通过RC串并联网络引入的反馈是 ( 正 ) 反馈。

53. 根据反馈形式的不同,LC振荡电路可分为( 变压器 )反馈式和三点式两类,其中三点式振荡电路又

分为( 电容 )三点式和( 电感 ) 三点式两种。 54. LC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等效为( 纯电阻 )。LC振荡电路的( 振荡频率 )决定于LC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

55. 电容三点式和电感三点式两种振荡电路相比,容易调节频率的是 ( 电感 ) 三点式电路,输出波形较好的 ( 电容 ) 三点式电路。

12πRC56. 图示电路为RC串并联网络,当信号频率f = ( )时,其传输函数( C )幅值最大,为

( 1/3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的相移为 ( 0 )。

58. 一迟滞电压比较器,当输入信号增大到3V时输出信号发生负跳变,当输入信号减小到-1V时发生正跳变,则该迟滞比较器的上门限电压是 ( 3V ) ,下门限电压是 ( -1V ),回差电压是( 4 V )。

59. 正弦波振荡电路属于 ( 正 )反馈电路,它主要由 ( 反馈网络 )、 ( 选频网络 ) 、( 稳幅电路 )

和 ( 放大电路 ) 组成。

60. 集成运放用作电压比较器时,应工作于 ( 开 ) 环状态或引入 ( 正 ) 反馈。

61. 对于电压比较器,当同相端电压大于反相端电压时,输出 ( 高 ) 电平,当反相端电压大于同相端

电压时输出 ( 低 ) 电平。

62. 一单限电压比较器,其饱和输出电压为?12V,若反相端输入电压为3V,则当同相端输入电压为4V时,

填空题

输出 ( +12 ) V;当同相端输入电压为2V时,输出为 ( -12 )V。

63. 一电压比较器,输入信号大于6V时,输出低电平,输入信号小于6V时,输出高电平。由此判断,输

入信号从集成运放的 ( 反 ) 相端输入,为 ( 单值 )电压比较器,门限电压为( 6V )。

64. 单值电压比较器和迟滞比较器相比, ( 迟滞 ) 比较器的抗干扰能力较强, ( 迟滞 ) 比较器中引入了正反馈。

65. 比较器 ( 输出 )电平发生跳变时的 ( 输入 )电压称为阈值电压,过零电压比较器的阈值电压是 ( 0V )。只有一个阈值电压的比较器称为( 单门限 )比较器;而具有两个阈值电压的比较器称为( 单值或 简单、迟滞或滞回 )比较器。

66. 采用 ( RC ) 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一般用于产生 ( 低 )频正弦波;

采用( LC谐振回路 )作为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称为LC振荡电路,它主要用于产生( 高 ) 频正弦波。

67. 某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20V,负载为8Ω,则选择管子时,要求U(BR)CEO大于( 40 ) V ,ICM 大于 ( 2.5 )A,PCM大于( 5 )W。

68. 甲类、乙类和甲乙类三种放大电路相比( 乙类 )的效率最高,( 甲类 )的效率最低。

69. 功率放大电路输出较大的功率来驱动负载,因此其输出的( 电压 )和( 电流 )信号的幅度均较大,

可达到接近功率管的( 极限 )参数。

70. 根据三极管导通时间的对放大电路进行分类,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三极管都导通的称为( 甲类 )放大电路;只有半个周期导通的称为 ( 乙 ) 类放大电路;大半个多周期导通的称为 ( 甲乙 ) 类放大电路。

71.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两只三极管接成( 共集电极或射极跟随器 )形式;其最大效率可达

( 78.5% );但是存在( 交越 )失真。

72. 采用双电源互补对称( OCL )电路,如果要求最大输出功率为5W,则每只三极管的最大允许功耗

PCM至少应大于( 1 )W。

73. 甲类放大电路是指放大管的导通角等于( 2? 或360? );乙类放大电路的导通角等于( ? 或180? );甲乙类放大电路的导通角为( ?

74. 功率放大电路根据输出幅值Uom、负载电阻RL、和电源电压VCC计算出输出功率Po和电源消耗功率PV后,可以方便地根据Po和PV值来计算每只功率管消耗的功率PT1=( (PV?Po)/2 ),而效率? =( Po/ PV )。 75. 基本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存在( 交越 )失真;可以通过加偏置电压来克服,在具体电路中是利用前置电压放大级中( 二极管 )或( 电阻 )上的压降来实现。

76.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又称( OTL )电路,它用在输出端所串接的( 大电容 )取代双电源中的负电源。

77.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中,为了提高正半周输出幅度,常常采用( 自举 )电容。 78. 某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12V,负载为8Ω,

UCE(sat)?2V,则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为( 6.25 ) W , 管子的最大管耗为 ( 1.25 )W。

79. 集成功放D2006既可以接成双电源供电的( OCL )电路;也可以接成单电源供电的( OTL )电路;还可用两片D2006接成( BTL )电路,这种电路的输出功率为单片电路输出功率的( 4 )倍。 80. W78系列的三端式稳压器用于产生( 正 )电压;W79系列的三端式稳压器用于产生( 负 )电压。

81. 稳压电源主要是要求在( 电网电压 )和( 负载 )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82. 常用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系统由( 电源变压器 )、( 整流电路 )、( 滤波电路 )、( 稳压电路 )

等四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