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含解析-精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34: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 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 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 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 2.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关键一点]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 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

① 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② 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4. 摩擦力:

(1)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2) 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3) 摩擦力的大小: ① 滑动摩擦力:f??N

说明:a.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4) 注意事项: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易错易混

1.不会确定系统的重心位置

2.没有掌握弹力、摩擦力有无的判定方法 3.静摩擦力方向的确定错误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1. 标量和矢量:

(1) 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 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 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① 若F1和F2在同一条直线上

a.F1、F2同向:合力F?F1?F2方向与F1、F2的方向一致

b.F1、F2反向:合力F?F1?F2,方向与F1、F2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向。 ②F1、F2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关键一点]

(1) 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 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种方法,用合力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3) 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1-F2|≤F合≤Fl+F2 。

(4) 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