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7:38: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流生态系统论文生态修复目标论文:浅议河道生态修复的
理念和措施
摘要:在河道治理工程,传统的方法对生态破坏较大。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能恢复已受破坏的河道生态环境。作者通过分析受损河道生态系统在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出了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 传统治理 生态修复目标 技术措施 植物措施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对河道的过度开发利用而不加以保护。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等基本功能而很少考虑河道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河道治理中大量的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材料使自然水体形态渠道化或水池化,水岸混凝土化,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使得河道无法自净;隔断了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联系,使得水质恶化,水生生物锐减,河道生态系统退化。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天然,提倡和谐发展、建立生态型社会等并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河道环境,修复和构建生态型河道已是势在必行了。河道是水陆交错带,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洪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能
使物质通过其界面区的速度和形式保持适当,从而使陆地加强了“水土保持”,水体防止了“富营养化”的出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高强度的开发,会导致河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在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正是为了重建受破坏的河岸生态系统,恢复水文、地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目前国内对河道生态修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护坡上,而往往忽视了对河道功能恢复,对其河道生态治理整体上认识不足。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探讨河道生态功能修复的目标和措施。
1 传统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河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水环境的重要载体,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的和河流争夺空间和资源,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更加加重了对河道的索取,然而传统的河道治理技术中,特别是对城市河道,为了争夺有限的土地和控制河势、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人们着力于运用块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片面强调防洪、排涝或兴利输水,不考虑对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牺牲了河道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损伤了河道的健康,破坏了生态系统,污染了水环境,缩短了河流的生命,退化了河道应有的功能。而且在各种的设计规范,未明确提出河道的生态治理的要求,致使不少地方的河道,被人
为渠化及对河岸的强行硬化,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主要有:
1.1 与河流争夺空间,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河流水面不断的被人为侵占或缩窄,导致城市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加重了内涝发生的机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多争一块土地,许多城市盲目填河,将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将软排水改为硬排水,城市排水管网与城市河道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协调。防汛排水时,市区内河水满为患,泵站被迫停机的事时而发生,致使城市排水的矛盾十分突出。
1.2 河道两岸水渠化、硬化,导致城市景观和水环境的破坏 国内河道治理片面追求统一化、直线化、河槽渠化,河岸硬化,边界整齐,走向笔直,河道两岸被强行硬化覆盖,只考虑河道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生态环境。河岸衬砌硬化之后,原始河岸面目全非,土体与水体的关系相割裂,隔断了河道水域中的生物、微生物与陆域的接触,并引起其自然生存环境恶化,河流的天然自净能力因此下降。同时,硬化型河岸使得水生植物无法生长,各种水生动物也因生存环境改变而无法生存,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因硬化河岸而断开,河流生态廊道的作用因此失去,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遭到破坏,并由此诱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3 河流污染严重,河流生态功能遭到破坏 随着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