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0:27: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班主任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利用调查反思活动,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的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明显不断增大。姑且不说城市家庭,就连今天的农村家庭对于中学生的经济开支也逐渐成为家庭的主要支出。针对这种现状,不妨让中学生在每年的年末岁尾为家庭算一笔经济帐,增强他们对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收入情况、支出情况的了解。经过算帐,他们会吃惊地发现,家庭为自己的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学生怎不感恩家庭,感恩父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日趋倍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我们家庭的功臣,调查询问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调查他们对生活哪些方面满意,哪些方面不满意;调查他们是否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如果不愿意是什么原因。同时可以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养老院做调查,调查老人居住养老院的原因,他们的晚辈是否经常来看望他们;调查当老人生病卧床不起时,晚辈会带他们去医治吗?会有人去护理吗?调查老人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吗?这是为什么呢?调查老人是否有受到冷落、虐待、遗弃等不孝的情况…… 经过实地实事的调查,中学生一方面走进了生活,介入了家庭;一方面贴近了父母,贴近了老人。这一幕幕真实事例的调查,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晚辈对老人的一些“不孝之举”令人深思、催人警醒。促使学生自我反思:我是怎样对待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等长辈的,有什么不孝的言行吗?假如我老了,处于被冷落、遗弃的境地,我的感受将会是怎样的呢? ……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身临其境,去探求问题的症结,去亲身感受那些不幸的老人的滋味,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利用主题班会活动,激发学生感恩的热情
学生收集到了有关感恩教育的第一手材料,让他们在班会上把自己的感想和认识说出来,互相交流,互相启示,互相感染,激发学生感恩的热情。 组织主题班会,学生在班会中讲“感恩”的历史故事、现实故事;在班会中为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在班会中朗诵自己或别人写的有关感恩的诗歌、小说、散文等;在班会中表演有关感恩的文艺节目;在班会中讲自己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具体做法;也可以在班会上组织“感恩的心”演讲比赛。 ……
通过这些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典型的事例中去感知理解“感恩”的时代内涵,懂得“感恩”的内容与方式,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道德情操,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热情。 三、通过环境的熏陶,坚定学生感恩的思想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氛围、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坚定感恩的思想。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长、活动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根据搜寻的有关“感恩”的信息,进行艺术创作,并适时展示。
1、在适当的位置布置学生自拟的感恩标语。餐厅可写上“一粥一饭当思父母之血汗”;教室可写上“今日我因父母而幸福,明日父母因我而自豪”;校园宣传园地可写上“为了让父母绽放灿烂的笑容,我将尽情挥洒汗水”;家长会上可写“爸爸、妈妈请放心,我们在尽心”。
2、创办有关“感恩”的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显明的内容,定期出刊有关“感恩”的所见所闻,使学生亲眼目睹生活中感恩的典型事迹,从而得到感染。 3、征集、展示“感恩”的漫画。用既真实、生动,又风趣、幽默的画面去感染学生。
4、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歌舞等,将“感恩”思想融入文艺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得到感染。 ……
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以各自的形式施展才华,使“感恩”教育有声有色地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孝、知孝、行孝”的热情,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坚定感恩的思想。 四、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养成学生感恩的习惯
在开展感恩教育之前,笔者针对本班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是:知道父母生日的占13、7%,只知道其中一人的占23%;经常做家务的占15、4%,偶尔做的21%;在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的10.7%,偶尔使用的占16、3%。通过调查,我发现多数学生认为长辈也像他们那样生活优越,也许比他们还更舒适,根本体会不到爷奶父母等长辈的艰辛。为此,我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希望他们能从内心深处碰撞出“感恩”的火花,激发出“感恩”的真实情感,为长辈做出感恩的举动。 1、利用节日,开展活动。
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抚养我们,承受艰难;母亲一边在外工作(或干农活),一边承担着家务,历尽艰辛。在母亲节这天,班级开展“我做妈妈”活动,放学
回家处理一天的家务,结果一天下来,不少同学感受颇深:妈妈真累,妈妈真辛苦!父亲是家庭的支柱,又像一把大伞,为家庭遮风挡雨。幸运面前他清醒,厄运面前他镇定。在父亲节这天,班级开展“我做爸爸”活动,学生接送爸爸上下班,或像爸爸一样干一天农活。结果一天下来,学生也感受颇深:爸爸真不容易,爸爸真坚强!在老人节这天,买礼物或自制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的老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教师节这天,学生自制贺卡或拟写对联表达对老师培育自己的感激。有同学这样写道:加减乘除算不尽您的辛苦,诗词歌赋颂不完您的恩德。 2、定期为长辈办一件实事。
心动不如行动,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应化为具体的行动。平时给爷奶爸妈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次体贴舒服的按摩。一周为爷奶爸妈洗一次脚,两周为爷奶爸妈洗一次头发,一个月给爷奶爸妈写一封信或做一次倾心交谈,汇报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等情况,并问候爷奶爸妈的身体情况,询问家庭近来的情况,为家庭出谋划策,分担家庭的喜和忧。利用假期勤工俭学,为长辈买礼物。倡导学生假期就近打工,了解挣钱之不易,珍惜父母给我们的血汗钱;用打工挣得的钱,为长辈买件礼物,以实际的行动表达我们的拳拳孝心。 ……
这些真实的感知,这些深情的举动,是学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孝敬的情怀与渴望!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光说不做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去冲突、去活动,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1、经常问候,让父母舒心。2、少说多做,让父母省心。3、诚实守信,让父母放心。4、勤奋上进,让父母开心。5、虚心好学,让父母称心。6、宽容豁达,让父母顺心。7、真诚坦荡,谏父母真心。8、持之以恒,使父母安心。这样,感恩之情溢满心间,感恩之举成为习惯。 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导学生学会感恩,应该是班主任思想工作的一大突破。其实,学生学会“感恩”就是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处事哲学;学生领悟“感恩”就是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学生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心中装着爱就会使这个世界充满爱;学生学会“感恩”就是学会施予世界一点恩赐而感受到世界将施予他们更多的恩泽。滴滴感恩情,弥散生活中,我们必将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享受美好和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