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1 3:23: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附:历史参赛教学设计模板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首先,我们的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本课,对辛亥革命有一定了解。其次,黑格尔说过: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是这样一种人,他能用言辞把他的时代的意志表达出来,他告诉他的时代什么是那时代的意志,而且能去完成它。再次,史料教学法在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新的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看作是最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教学方法。 基于此,我打破常规教学,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引用《走向共和》中孙中山先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讲的五段史料作为讲授本课的主线,引导学生在阅读史料并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演讲材料去深刻地掌握辛亥革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体验历史、主动探究历史和深入感悟历史的能力。 按《教学指导意见》要求,本课用一课时教学,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辛亥革命的背景、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知识:1.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2.了解解武昌起义、中国民国建立、《临时约法》等主要内容;3.认识辛亥革命的功绩。技能:1.培养学生学会结合史料认识历史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以孙中山的演讲史料为主线梳理武昌起义等革命事件;2.通过对演讲史料的研读,从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经验,去认识辛亥革命;3.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客观、公正地认识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为革命牺牲一切的革命信念;2.在史论结合的分析中,培养学生探求历史真相的科学精神和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3.通过多元史观教学培养学生以批评性思维为核心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的第二课,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过程、结果及意义,内容较多,结构完整。高中新课程课标内容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本课第一目“武昌起义”,讲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强调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的全过程。第二目“中华民国的建立”,涉及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熟识的知识;第三目“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讲述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阐述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评价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两种不同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肯定它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在专题三中上承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现代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里程碑。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4. 学情分析 初中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及“三民主义”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高一学生在心智上逐步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逐步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思辨思维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来分析历史重大事件的可能。因此,我在本课的讲授中以材料教学法为主线,通过探究孙中山的演讲史料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基本的史学观念,通过不同的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5.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走向共和》孙中山关于中山装的演讲史料; 2.多媒体展示演讲台词一: 对了,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有点古怪是吧?连裁缝都说是很奇怪的。我要说,这就是共和,这就是共和的衣服,这边,我设计了三颗钮子,共和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钮子:民族、民权、民生;那宪法呢?我发现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这三权叫间接民权。这里装的是立法权,这儿装的是行政权,这儿装的是司法权,这三权你们都很熟悉,叫间接民权。我情有独钟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一个,是考试权,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没地方装了,不急不急,装在这儿。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装在里面呢?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锏;,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我孙文此生,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3.新课导入:一场政治上的革命,使得封建王朝在中国彻底土崩瓦解,同时也将顽固在国人头脑中数千年的“服装等级制”消除殆尽。以服装“昭名分,辨等威”的传统已经过时,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被彻底埋葬。辛亥革命仅仅是换服饰、剪辫子的社会行吗?哪么这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呢?答案将在本课为你揭晓。 设计意图:以孙中山关于中山装的演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上课之初就深深吸引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山雨欲来风满楼—武昌起义 1.播放视频《走向共和》孙中山对康有为及其弟子的演讲史料: 2.多媒体展示演讲台词二: 大清国人人有病,愚昧之病。被奴役着却以为自由着,从来不知道平等为何物,不知自爱且不懂爱人,一句话,奴才不知道自己是奴才。四书荼毒生灵,五经钝化人心;三纲生产奴才,五常捆绑性情。这是文化之病。普天下之大众,食不能裹腹,衣不能暖身,而王爷大官骄奢淫逸,盘剥不止。这是经济之病。所有这些病症都是一个总病根,那就是政治之病:华夏四千年的封建专制。 3.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以下二个问题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辛亥革命首义为什么会发生在武昌? 设计意图:以孙中山对近代中国病状的分析引发学生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状的回顾,落实辛亥革命爆发的一系列社会背景。在得出结论的同时,结合课本表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步骤三:敢叫日月换新天—创立民国 1.播放视频《走向共和》中大总统誓词史料。 2.多媒体展示演讲台词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3.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性质以及梳理中国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国旗、纪年、首都等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从大总统誓词中的“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尊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可以看出这是孙中山先生践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想,为民族独立、富强而努力。从后半句可以看出当前专制政府尚未倒台,革命仍需继续进行,直到推翻清政府,是中华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各界各国承认时,孙先生效仿华盛顿,解除大总统之职,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不贪恋权力,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公无私精神。 设计理念:通过大总统誓词让学生感悟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理念以及大公无私的高尚人格。 步骤四:《临时约法》 1.播放视频《走向共和》中孙中山对于中华民国法制建设的演讲史料。 2.多媒体展示演讲台词四: 专制和法制是大是大非问题,法制它是个新事物,国民还不熟悉,人民还很陌生。如今专制方死,法制方生,就在这方生方死之间,一不留神,旧制度它就很容易复辟。 共和革命和以前的革命大不相同。太平天国也是(要)打倒清廷,但政治制度没有多大改变。我们的共和革命却要改革政府组织制度,改善国计民生,一切从头做起。简单的一句话:前代的革命是英雄革命,现在的革命是人民革命,革命的宗旨是为了全民的平等自由。 3.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以下三个问题 (1)对于新建立的中华民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怎样的顶层设计? (2)该设计体现了近代西方哪些民主原则? (3)该设计最后限制住袁世凯了吗?有何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临时约法》的分析和讲解,深化学生对《临时约法》在法律制度史、政治史、民主宪政上的重要历史意义,认识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与辛亥革命等一系列事件、制度、法律共同构成民主宪政的内涵。 步骤五:千秋功过世人评—评价辛亥革命 1.播放视频《走向共和》中孙中山对于辛亥革命认识的演讲史料。 2.多媒体展示演讲台词五: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口头上虚伪的爱。 民国,更应该是法制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 3.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以下二个问题并分成两个小组对辛亥革命的结果进行思考和辩论。 (1)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2)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一分为二的看待同一历史事件,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