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0:10: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山东省菏泽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Mg-24 Cl-35.5 Cr-52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榨菜籽油和浸出菜籽油都利用了萃取原理 B. 煤经气化液化处理后,能减少CO2的排放 C. 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故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配制消毒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压榨菜籽油是把油从菜籽中直接挤压出来,没有利用萃取原理,故A项错误; B. 煤经气化液化处理后没有减少碳的含量,即不能减少CO2的排放,故B项错误;

C.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钡,而可溶性氯化钡属于重金属盐,有毒,所以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项错误;

D. 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可用于配制消毒液,故D项正确。 故选D。

2.某有机物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分子式为C9H12O3 B. X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 C. X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D. 1molX最多能消耗2 mol Na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 其分子式为C9H14O3,故A项错误;

B. 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则与该碳原子相连的四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共面上,故B项错误;

C. 分子中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C项正确;

D.分子中仅含有1个酯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 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消耗1 mol NaOH,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只有1个酯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为易错点。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合理的是

A. 用pH试纸检测气体的酸碱性时,需要预先润湿 B. 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应立即趁热加入沸石 C. 要量取15.80mL溴水,须使用棕色的碱式滴定管 D. 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由于气体只有溶于水才能显示酸碱性,所以用pH试纸检测气体的酸碱性时,需要预先润湿,故A项正确;

B. 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需要先冷却后再加入沸石,以防暴沸,故B项错误; C. 溴水具有强氧化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C项错误;

D. 由于Cl-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故D项错误。 故选A。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pH=5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10NA B. 9.2g14CO2与N218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4.8NA C. 硝酸与铜反应生成0.1 mol NOx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D. 1 molSO2和0.5molO2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pH=5的醋酸溶液中c(H+)=10-5mol/L,所以1LpH=5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等于10-5NA,故A项错误;

+

-5

2+

1418

B. 14CO2与N218O 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4,所以9.2gCO2与N2O的混合物中

所含中子数为4.8NA,故B项正确;

C.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NOx可能为NO或NO2,转移电子数介于0.1NA0.3NA之间,故C项错误; D. SO2和O2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1 molSO2和0.5molO2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小于NA,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C、D为易错点,C中注意NOx可能为NO或NO2,转移电子数不同、D中要注意SO2和O2反应是可逆反应。 5.用石墨烯锂硫电池电解制备Fe(OH)2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Fe和石墨,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是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子流动的方向:B→Y,X→A

C. 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D. 锂电极减重0.14g时,电解池中溶液减重0.18g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电解法制备Fe(OH)2,则铁作阳极,根据题给总反应可知,金属锂发生氧化反应,作电池的负极,所以Y为阴极,故X是铁电极,故A项正确;

B. 电子从电池的负极流至电解池的阴极,然后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回到电池的正极,即电子从B电极流向Y电极,从X电极流回A电极,故B项正确;

C. 由图示可知,电极A发生了还原反应,即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故C项正确; D. 锂电极减重0.14g,则电路中转移0.02mol电子,电解池中发生的总反应为Fe+2H2O以转移0.02mol电子时,电解池中溶液减少0.02molH2O,即减轻0.36g,故D项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新型电池,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电解法制备Fe(OH)2的反应原理,得出铁作阳极,再根据题给总反应可知,金属锂发生氧化反应,作电池的负

+

Fe(OH)2+H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