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南安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32: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作品结构的能力,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维度去思考。学生大多把“深化主题”和“总领全文”混淆了,说明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弱,还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多进行指导和练习。

4.动物的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本题平均得分0.75分,得分率为37.5%。本题是简答题,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完成情况较差。部分学生能在阅读文本后,能正确地围绕第2段最后一句话“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一点点。”进行作答。主要问题是有的学生回答不完整,还有个别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错误地回答成冬眠的状态或者鱼的冬眠。

5.本道阅读题平均得分2.5,得分率为83%,学生都懂得说“几乎”不能删去,理由也说得清楚,知道去掉了会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而关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个别同学就不能回答出来。

6.本题平均得分3.85,得分率为98%。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文本信息找到人类有可能活到800年的理由,失分的原因是概括能力差,不懂得组织语言。其次个别同学不懂得按点作答,只是回答到其中的某一方面。

(二)阅读《永不录用》,并按要求作答。(本题25分,得分率52.6%)

1.第1题: 平均得分1.8分,得分率90%,得分较高。这一题

的完成得不错,说明孩子具备较强的提取信息能力。

2.第2题: 平均得分0.8分,得分率为40%。本题考查学生能否联系上下文理解“低三下四”的词义。这一题完成不大理想,出乎意料。其实,细心的孩子如能结合句中“四处求过多少人”就能准确选择“求人办事态度卑贱低下”。今后,要在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上下功夫了。

3.第3题: 平均得分1.8分,得分率为90%,得分较高。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三人称”的掌握情况,绝大部分学生知道“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叫做第三人称写法”,学生还懂得文章的主人公“他”就是“第三人称”,完成较好。

4.第4题:本题平均得分1.4分,得分率为70%。本题考查学生对“顺序”“插叙”“倒叙”等记叙顺序的理解、区分与运用。在做好这一题并不容易,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区分“插叙”与“倒叙”。虽然大部分孩子明白“插叙”是中断叙述,插入另一件事,而倒叙是把结果提前,再介绍起因和经过,但是放在具体文段中又难以抉择,造成误选。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记叙方法,活学活用。

5.第5题:本题是多选题,平均得分0.95,得分率为47.5%。文中多处埋下伏笔,考查结果不尽人意。下面句子运用伏笔手法的有什么。孩子的失分在于要么多选,要么少选。

6. 第6题:联系上下文,说说“他顿时泪眼滂沱,这是因为( )。本题平均得分2.05,得分率为68%。第7题:本题平均得分1.4分,得分率70%,这两题考查点为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

动,这两小题得分率并不理想。这可能是部分学生比较欠缺认真阅读思考的习惯,未能认真比较提供的义项再联系具体语境潜心推敲揣摩。

7.第8题:短文分为五个部分,将故事的主要情节仿照①的形式填写完整。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本题应得分6分,平均得分1分,得分率17%。本题失分可以说是本卷失分最严重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抓主要情节,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这一题掌握不扎实,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懂得抓住主要人物“他”来进行概括,且不够细心,没发现层次已经分好,造成情节错乱、主语不一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划分层次,概括段意的能力。

8.第9题: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本题平均得分1.95,得分率只有49%。本题孩子失分的原因是回答得不够全面,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很多孩子只写出老师的品质,没举例说明,从而导致失分。 (三)习作(本次作文30分,得分率为82.8%)

4.根据提示,完成作文。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让我着迷”。 本题应得分30分,抽样统计平均分为24.85分, 得分率82.8%。从学生具体的习作内容上看,多数同学能认真审题,选取成长过程中让自己着迷的兴趣和爱好,如打蓝球、种花、读书、绘画、做手工等,能通过一两个事例来写出“着迷”,内容叙述完整,条理清楚,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或陶冶了性情、增长了才干,或得到了教育和启迪,且书写工整。有部分学生构思巧妙,

能做到前后呼应,突出主题,且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形象,能恰当地引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如有位同学写的是“听雨,让我着迷”,能从不一样的角度去选材,立意新颖,习作时能选取自己听雨的经历,生动的写出听雨给自己带来的独特感受、奇妙体验,文笔细腻,语句优美,让读者也为之着迷。但有极小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提示要求“内容具体,健康向上”,有位同学写“捉弄蚂蚁,让我着迷”,把恶趣味当作兴趣爱好。有的习作未能选择恰当的材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内容生搬硬套,文不对题,语句不通顺,未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来断句,错别字多,书写糊涂。

四、教学建议

1.以“国家质量监测”为导向,改进教学方式。本份试卷命题方向与国测接轨,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与理解能力。所以,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教教材这一层面,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不仅只是一个记忆的能力,要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2.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平时要加强对课标及教材的研读,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卷面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学生在卷面上出现

的错别字较多。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视字词教学,注意渗透科学识字。平时应注意渗透科学识字,加强字词的比较和正确书写,并在作业批改中及时订正,避免写错别字,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勤查字典,勤于请教,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5.注重作文教学,平时让学生多练笔。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

边的人和事,为写作积累素材,并适当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及技巧,以提高习作水平。

6.注意课内外阅读积累,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要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掌握课文阅读的四个基本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和查阅相关资料,把自学四要素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支点”;其次要求学生多阅读多积累,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感悟,从而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7.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

8.加强学困生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抓在平时,要对学困生的辅导有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平时教学,要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