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14:37: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三、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慰,促进积极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难题后,都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兴奋感。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进而产生学习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

2、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猜想提出“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我引导学生举例先初步验证,再用实验验证,通过用小圆珠摆一摆、算一算,接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看不到苦恼、僵持的状态。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1、鼓励学生大胆求异,丰富创新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出示下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一般能有以下两种答案:(5×4-8×2)÷2=2(分米),或5×4÷2-8=2(分米)通过引导,鼓励求异,学生又想出新解法,5×2-8=2(分米)、5-(8-5)=2(分米),并说明长方形的一条边与一条宽是原正方形

的两条边。

要引导求异思维,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要他们敢于打破旧框框去想问题,让他们多问自己:“真是这样吗?”“是不是与此正相反呢?”“本本上的结论对吗?”同时要向学生宣传哥白尼、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既尊重科学,又敢于向名家错误挑战、坚持真理的好品质,使学生认识求异与创造的关系。

为此,要鼓励学生勇于争辩,既不去附和现成的结论,又不是钻牛角尖,而且信守真理。还要使学生懂得,自己的结论应该言之有理,而不是信口雌黄,无理诡辩。在学习过程中要思想活跃,避免思想僵化。 2、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增强创新能力。

“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实验来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对发展儿童科学的志趣,培养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路线的。儿童出于好奇心,对新异事物具有进行探究的强烈心向,又能按自己的意愿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中等学生可以得到锻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指导,群体之间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时,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

1.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 2.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

3.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动手操作,剪活动角的边,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自主学习,培养了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永春县实验小学 宋小玲 在高科技异常发达的今天,数学教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定要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的基础观点,应该直接指向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下面,本人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结合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实践

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实践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首先要有“实践意识”,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切入点,明确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切入点的最佳时期,应该选在:

1、学生掌握知识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我在教学0到9这些数学的认识的时候,便借助有趣的数学万花筒讲授这些数字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大千世界存在着数学问题,激发他们想探索数学世界奥秘的情趣;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如果就课论课,学生较难掌握,我组织学生进行“套圈”游戏,每人套10次,并要求记住自己套中的次数和没有套中的次数,然后再比较谁比谁多套中几个,谁比谁少套中几个,使学生了解直观比较两数相差多少的方法,参与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延伸处,培养实践意识。如学生学过“分类”之后,让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加深了对“分类”的理解,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我们要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只要我们从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数学、应用数学,在学习数学中养成实践意识,就能把课本知识难的化成易的,把复杂的化成简单的,把抽象的化成具体的。

二、创设教学实践情景

情景的创设,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我国传统的教育,深受凯洛夫教育的影响,把教育的目标定为“传授人类千百年来实践所形成的稳固的知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5环节,有着太多的“教师中心”色彩。实践情景的创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例如:教学“分类”这一单元时,教科书提供了一个“分类”的实践活动,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景的:“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相信大家一定热爱她。可是”,我把目光转向大桌子(桌子上放着毛巾、苹果、铅笔、粉笔、抹布、赛车等等东西)“你们觉得现在我们的班级怎么样?小朋友愿意当个小管家,把我们的班级整理得整齐一些吗?”当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决定他们每一组要整理哪一类,并把本小组要整理的东西搬走,想想应该怎样整理比较好?比一比哪一组整理得最好。这样的情景创设,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了实践能力。当然,情景的创设,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融于一个情景之中,也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融于几个情景之中。

三、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学不权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现实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如教学“钟表的认识”后,让学生进行调查:太阳刚刚升起,大约几时;太阳刚刚落下,大约几时。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有效地沟通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现实生活采撷教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2、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数学不但源于生活,而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在学习完一年级的“位置与顺序”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家里物品是怎么摆放的?这样,不但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培养了空间观念,而且提高了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又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之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几何体创造性的搭出尽可能多的、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搭出了许多的东西。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融入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有“供大浪淘沙的澎湃激流”。叶圣陶说得好:“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知道得越真。”这应当成为指导我们教学的座右铭。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实验小学 周春梅

摘 要:目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整合三维目标。方法: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创设情景,注重知识储备。结果:好奇心是智慧的火花,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结论: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如何去爱护、激发、诱导、培养学生。

关键词: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质疑;创设情景

好奇心是万能之力,他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自我和理解世界之门。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对新鲜事物和现实,人有着去了解和探究的本能。爱因斯坦说过:“我内心深信科学探索的发展主要在于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朱棣文教授说:“要成为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首先要有好奇心,对自然的好奇,对普通事物的好奇。”

一、 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学生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的神秘,新鲜和美妙,在他们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一种内心需要,应受到足够的呵护和重视。

好奇是知识的萌芽。童年时,达尔文捡到一块儿奇形怪状的石头,会说,“这是一枚价值连城的宝石”,同学们哄堂大笑。他曾认为能用一种“神奇的液体”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西洋樱草和报春花,老师说他在“撒谎”。然而父亲听了,却认为这是达尔文的好奇心,是在想象。达尔文十岁时,父亲让他跟着老师和同学到威尔士海岸去度假。达尔文在那里大开眼界,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海生动物标本,由此激发了他采集植物标本的爱好和兴趣。没有好奇心,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而达尔文的父亲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特别注意爱护儿子的好奇心,激发儿子的求知欲。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完成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使其保持觉醒的状态,教师应时时关注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关注令他们吃惊的事,关注他们的想法和发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浓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对知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能长久。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甚至还有些平庸和低能。他长到5岁时,有一天,爸爸送他一个罗盘。他接过罗盘,心花怒放,爱不释手的摆弄起来。不管怎样转动,他发现罗盘中间那根涂有红色的一端始终指向北方。为什么指针的红端总指向北方?是不是周围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他玩罗盘入了迷,认真地思索着一连串的问题。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使爱因斯坦走上了成功之路。他留给人们的名言是‘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典型事例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激趣’。很多老师从中受到启发。研究‘快乐教学法’,寓教于乐,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表现为‘我要学’。”

在课堂教学中,应设法使学生课上得有趣,对所学知识感到好奇,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是说使学生拥有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撼,从而体验到认识的快乐,意识并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开启学生的求知欲

知识是求知的基础,质疑是求知的源头。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