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下册_复习考研指南__重点难点指导.docx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31: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九章 水质指标:

物理性质污染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等

1. 温度W40°C:许多工业企业排出的污水温度较高,使水体温度升高,引起水体的热污染。氧 在水中的饱

和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减少。加速好氧反应,倒是水体缺氧水质恶化。

2. 色度:感官性指标 3. 嗅和味:感官性指标

4. 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为总固体(TS),包括溶解性(DS)和悬浮固体(SS)。水羊 经过滤

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为溶解性固体,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悬浮固体。固体残渣根据挥 发性能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C下灼烧,挥发掉的量为挥

发性固体,灼烧残渣是固定性固体。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 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化学性质污染指标: 有机物指标和无机物指标

1. 有机物:(l)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 物降解的有机物量。(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COD 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B/C指标:可生物降解性,越大越好。(3)总有机碳TOC: 与总需氧量

TOD:都是燃烧化学氧化反应,前者测定结果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4)汕类 污染物:石油类和动植物油脂。(5)酚类污染物:酚类化合物是有毒有害污染物。(6)表面活 性剂:生活污水与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废水。(7)有机酸碱:都属于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但 对微生物有毒害或抑制作用。(8)有机农药:有机氯农药与有机磷农药。(9)苯类化合物:主 要來源于染料工业废水,是城镇污水净化难度增加。

2?无机物:(1) pH:指示水样酸碱度。天然水体的pH—般近中性。(2)植物营养元素:污水 中的氮、磷为

植物营养元素,过多导致“富营养化”。(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毒有 害物:神、含硫化合物、鼠化物等。

生物性质河染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病毒

1. 细菌总数:反应水体受细菌污染的程度,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水净化效果的指标, 一般越多表示病原菌存在的可能性越大。(饮用水<100个/mL)

2. 大肠菌群:被视为最基本的粪便污染指示菌群。可表明水北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 道病菌存在的可

能。(饮用水<3个/L)

3. 病毒:缺乏完善的经常性检验技术,没有明确规定。

氧垂曲线:P9图9-1

污水出路:返冋自然水体,经过深度处理后再生利用

1?经处理后排放水体:逐步稀释、降解的自然净化过程。 2. 再生利用:回用于水质要求较低的市政用水、工业冷却水等。

污水排放标准:

1. 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污水综 合排放标准》:规定地表水III类水域、III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和海洋水体中的第一类海域, 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

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 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2. 污水排放标准:

浓度标准

总量控制标准:是以与水坏境质量标准相适应的水体坏境容量为依据而设定的。

国家排放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主要对工业废水。 行业排放标准 地方排放标准:可增加污染物控制指标数,不能减少;可提高排放标准的要求,不能降低。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去除对象、冃的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方法 截留、分离 生物法 ?三级处理:排放为目标

去除悬浮物质 水中有机物、胶体 、深度处理:回用为目标

三级处理 进一步去除有溶性污染物 (深度处理) 格栅

原理:机械截留

作用:截留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

分类方式 种类 适用 粗格栅 污水厂一级处理 栅条净间隙 中格栅 污水厂经过粗格栅后 细格栅 雨水泵站前 格栅形状 平面 曲面 清渣方式 人工 流量小、截留污染物较少 机械 改善劳动和卫生条件 沉淀: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

1. 沉淀法可用于:

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 初级处理(初沉池)

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沉池) 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

2. 沉淀类型:

口由沉淀:(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时)颗粒间互不T扰,不受边界条件影响

絮凝沉淀: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速沉降,混凝沉淀及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间段的沉淀 成层沉淀:(浓度较高)形成整体共同下沉,二沉池下部及污泥重力浓缩池开始阶段 压缩沉淀:(高浓度)互相支承,二沉池污泥斗中的污泥浓缩及污泥重力浓缩池

3. 自由沉淀理论基础:

假定:颗粒为球形;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形状、重力等不变;

颗粒只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不受器壁和其他颗粒影响; 颗粒即呈等速下沉。

球状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斯托克斯公式):U = PS~PL gd3几-颗粒密度

18“

意义:如何增加沉淀池效率

表明颗粒沉速与下列因素有关:沉速决定因素是PS-PL 增加颗粒粒径有助于提高沉速;水温上升,沉速增大。

久-液体密度

4. 理想沉淀池:

4个区域:进口、沉淀、出口、污泥区域

假定:沉淀区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流速度均相等,水平流速v;

悬浮颗粒在沉淀区等速下降,下沉速度为u;

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中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而上; 颗粒一经沉到池底,即认为己被去除。

==

Q 一一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常用q表示,物理意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 W°7 单位表面积

的流量,单位017 (m2 ? s)或nf7(m「h) 沉砂池:

原理:重力分离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

作用:去除污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正常运行 类型 平流式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

优点 截留无机物效果好、构造简单 沉砂中有机物量低于5% 加速颗粒沉淀、有机物随水流带走 缺点 流速不易控制、沉砂中有机性颗粒含量高、排砂 常需要洗砂处理 对原水曝气臭气难控制.对生物脱氮除磷的厌氧 阶段或缺氧阶段不利 洗净力无法达到曝气沉砂池的85%、叶轮缠绕 区别沉淀池:所沉的是砂粒,去除对彖是无机颗粒。 沉淀池:分离悬浮固体的一种常用处理构筑物。 池型 优点 缺点 1. 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要单独设 排泥管各自操作; 2. 采用机械排泥时,大部分设备位于 水下,易腐蚀 适用条件 1?地下水位较高地质较 差地区; 2?大、屮、小型污水处 理厂 1.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 化适平流式 应能力较强; 2.施工简单,造价低 竖流式 1.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 1 ?排泥方便,管理简单; 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 水处2.对中级负荷及温度变化适应能及 较差理厂 2.占地面积较小 3.造价较高;4.池径不宜过大 1.机械排泥,运行较好; 1.水流速度不稳;2.易于出现异重流 现1. 地下水位较高地区; 2.排泥设备有定型产 品。 象;3.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池体 就壬质2. 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量宴求高 辐流式 隔油池:

含油废水的来源:是有开采及加工工业、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 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业、工业中车削工艺产生乳化液等。 废水中油的存在形态:

1. 可浮油:静置会慢慢浮升到水的表面。対于炼油厂废水,普通隔油池去除I常用分离法: 2.

细分散油:斜板隔油J 上浮

3. 乳化油:水中含有表面乳化剂呈乳化态。“破乳”消除乳化剂作用,乳化油转化为可浮油 4. 溶解油:溶解度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