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习题知识点汇总及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9:04: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假定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1:P=4-0.05Q,厂商的边际成本保持在1的水平上. (1)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此时产品的价格定多高? (2)假定支付10元的广告费,使需求曲线移动到D2:P=6-0.1Q.试问该厂商作广告是否合算? 解:(1)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MR=MC 此题中,总收益等于产品销量乘于产品价格,即

TR=P*Q=(4-0.05Q)*Q=4Q-0.05Q

而边际成本MC已知是1 所以MR=4-0.1Q=MC=1 Q=30 此时的P=4-0.05*30=2.5

(2)在需求曲线改变的情况下,厂商仍然会生产到最后一个产品的收益等于最后一个产品的成本为止。

同第一步解法, TR=6Q-0.1Q

2

2

边际收益MR就是对总收益TR求导 MR=4-0.1Q

MR=6-0.2Q=MC=1 Q2=25 P2=3.5

支付了10元广告费后的总收入为Q2*P2=25*3.5=87.5 而支付广告费之前的总收入为第1步中的Q*P=75 扣除广告费之后87.5-10>75,所以做广告是合算的。

7、已知一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5Q+20 Q+10;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 试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及利润。

解:厂商利润最大化时,MR=MC MC是TC函数的导数 MC=10Q+20

总收入TR=P*Q=(140-Q)Q MR=140-2Q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满足 140–2Q=10Q+20 Q=10 此时的价格P=140-Q=130

此时的成本TC=5*10*10+20*10+10=710 总收入=P*Q=1300 所以总利润=1300-710=590

2

8、某企业与一厂商签订了生产某种产品的合同,要求在一个月内生产200件产品,合同价格每件2500元。已知,生产这批产品总成本为3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10万元,变动成本20万元,产品税为10%。在生产过程中,该厂商以市场上该产品供过于求为理由,向生产企业提出以2000元的价格另外订购20台的要求。如果你是该企业的主管,是否接受这一要求,为什么?

解:由题目,已知:Q1=200件,P1=2500元,TC1=30万元;TFC1=10万元,TVC1=20万元,产品税=10%。另外;Q2=200件,P2=2500元;

根据企业总利润等于总收入减总成本可得企业的总收益:Q*P-TC-Q*P*10% (其中P为产品价格,

TC=TFC+TVC)则:

①. 当企业按照原签订的合同生产时,

总销售收入:Q1*P1=200*2500=500000元=50万元; 总成本支出:TC1=30万元; 总固定成本支出:TFC1=10万元; 总变动成本支出:TVC1=20万元;

可实现总利润:200*2500-300000-200*2500*10%=150000元=15万元,

其中:单位产品利润为750元/件;

单位产品总成本:TC1/Q1=300000/200=1500元/件; 单位产品总固定成本:TFC1/Q1=100000/200=500元/件; 单位产品总变动成本:TVC1/Q1=200000/200=1000元/件;

②. 当厂商以市场上该产品供过于求为理由,向生产企业提出以2000元的价格另外订购20台的要求,

由于企业的总固定成本(包括设备折旧、厂房折旧等固定支出)TFC1=10万元,不因增加临时产量而发生增加,发生变化的仅在变动成本和产品税。厂商可以得到:

总销售收入:Q2*P2=20*2000=40000元=4万元; 总固定成本支出:TFC2=0万元;

总变动成本支出:TVC2=20*1000=20000元=2万元;

可实现总利润:20*2000-20000-20*2000*10%=16000元=1.6万元。

由此可以得到,在增量分析角度上来看,企业应该接受厂额外的20台,2000元/台的定购。

9. 旧金山当局统计出当实行通行税后,金门大桥上的车流量会减少。当通行税从2元提到3元时,车流量下降了5个百分点。根据以上资料,求出其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是否缺乏弹性?请解释。人们担心通行税提高后,会使市政当局每年通行税收入减少。这个担心符合经济规律吗?请解释。

解:a. 需求弹性

Edi?1Edi?,缺乏弹性。

?QQ?Q??PPQ?P??01.P

b. 人们的担心不符合经济规律。由于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的百分化小于流量减少的百分比,因而收

益将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10.美国某电话公司在全国实行长途电话每分钟收费20美分,他的消费者有两种类型:A类有需求曲线Q=40-0.5P,B类有需求曲线Q=120-P。Q是指每月长途电话的分钟数,P指每分钟通话的美分数。

a. 画出各需求曲线,计算A类与B类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及电话公司总收益。

b. 电话公司考虑除每分钟收20美分外每月收10美元座机费,其收益会增加或是减少,为什么?(假定每月收10美元造成的收入效果很小以至不影响需求曲线)

c.如果该公司能采用差别定价,不收月租,在维持A类客户价格和销量的基础上,对B类客户定多高价,能获更大收入。

解:a. 对于A:Q=40-0.5P,当P=20时,Q=30,所以消费者剩余=0.5(30)(80-20)=900美分或9美元

对于B:Q=120-P,P=20,Q=100,所以 消费者剩余=0.5(100)(120-20)=5000美分 总收益:20×30+20×100=2,600美分

b.因为A类消费者剩余只有9美元,他们不能负担10美元/每月的费用,将退出市场。B类消费者在每分钟20美分价格下有消费者剩余$50,能够负担起这个增加,将仍消费Q=100。(因为最佳需求是建立在每单位的价格上,而不是总量费用)。因此,电话公司的总收益应为:20(100)+1000=3,000美分,即30$,尽管一些消费者退出市场,公司的收益将增加,(从26$至30$)。 c.差别定价,利润最大化要求MR1=MR2 MR1 =80-4Q1 = MR2 =120-2Q2

Q1 =30

所以 Q1 =30 P1=20 Q2=80 P2=40 总收入=20×30+40×80=3,800美分

五、案例分析题

1、案例:解決中国能源危机

上海是中国的金融和商业重点。2004年7月下旬,日间温度达到摄氏37度,城市的耗电量激增至每星期14.35百万千瓦小时的纪录。上海官方当局要求二千一百个商户于晚间作业,另外其他三千商户调整营业时间。

连广受瞩目的跨国公司都不能赦免。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更被命令暂停生产超过一星期。上海大众汽车发言人陆军解释,“这是一项规定,我们需要切断电源十天……我们要切断电源,因此我们必须停止生产,这是全上海性的。”

上海这件事反映了全国性的电力短缺。7月22日,北京市政府供电局实施了首都今年第一次的停电,于下午时分中断供电给郊区四十七分钟。

中国政府现正在孜孜不倦地解決能源危机。燃煤是中国主要的发电燃料。7月份,总理温家宝吩咐“铁路部门要尽最大努力运送煤炭来发电”。铁道部因而增加火车行驶速度和运货装载量,以及分配九成的载重容量去运送这种重要物料。2004年上半年,中国铁路运送了480百万吨煤炭,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12.2%。

交通部也大力支持,它把部分船舶从国外航线转移回来作国內煤炭运输,及在不同的道路及水路上作为被认可的紧急煤炭运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在2003年,中国的煤炭出口量达到93百万吨,包括燃煤80.8百万吨。为了确保给发电厂的供应,中国政府已限制2004年的煤炭出口量为80百万吨。中国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副总裁周东洲预计燃煤出口将会下降到70百万吨。

另外,自1960年代,中国政府已经管制发电厂的燃煤供应。它要求煤矿以合同价供应电厂所购买的大概四份之一的煤炭需要。政府以煤炭供应的监管来支持它对电力行业的监管。199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解散电力部,拆分职能给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简称“电监会”)和中国国家电力公司。

在六个发电网中,国家电力公司拥有五个(西北部,北部,东北部,中部和东部),及拥有大约一半的国家发电量。为了确保国家电力公司没有滥用垄断权力,经济监管是必须的。

除了价格外,电监会监管电力行业的各方面。至于电力价格,电监会的角色为提供建议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了确定发电的经济可行性,煤矿被要求低廉地出售煤炭给发电厂。典型地,政府拟定的合同价格低于现货市场价格。例如,在2003年至2004年之间,当燃煤的现货市场价格上涨了25%,合同价只上升了10%。

不少煤矿不理会与发电厂的合同,及在现货市场出售煤炭以赚取更高利润。有些发电厂更減少生产,加剧了国家的电力短缺。有些人预计全国性的能源短缺将很快接近30百万千瓦,超过上海最高峰期的消耗的两倍。

正当中国面对能源危机,政府也有增加电力价格的压力。2004年6月,随著燃料成本持续上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別在东部,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地区提高电价平均每千瓦2.2分人民币。但是,明显地,这加价并不足够。能源危机的威胁仍然存在。

讨论及分析:

1. 说明电力价格增加的影响是如何取決于价格需求弹性。

【参考解答】

电力的价格需求弹性是指电力价格的变化情况引起对电力需求量的变化。电力价格需求弹性越大的行业,提高电价越多,其需求量减少得越多。在电力严重短缺、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价格需求弹性决定了电力价格的如何确定。

2. 在印度,住宅用户的电力价格需求弹性估计为-0.65,工业用户为-0.45。如果这些弹性在中国也能适

用,对比工业用户,价格增加的影响会如何在住宅用户中扩散开? 【参考解答】

由于住宅用户的价格需求弹性比工业用电的大,价格增加后,住宅用户反应会更敏感,总体需求量减少更多,他们会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用电。

3. 有不少中国机构表现不正常的行为。例如,它们向银行借贷,但又拒绝还款,因此给贷方带来坏帐。

同样地,它们可能耗用电力而不支付给电力供应商。这些机构会引致电力价格需求弹性较小或较大呢? 【参考解答】

这些机构会导致电力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原因在于:拒绝还款和拖延付费等行为是非市场行为,使得电价变化对电力需求影响不大。

4. 假设中国政府通过边际成本定价来监管电力行业, a) 燃煤合同价会如何影响发电厂的边际成本? 【参考解答】

由于燃煤合同价低于市场价格,使发电厂的边际成本降低。 b) 如果合同价增加至现货市场价,这会怎样影响发电厂的生产? 【参考解答】

如果合同价增加至现货市场价,则电厂的边际成本增加,电价提高,电厂供给增加,即发电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