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习题知识点汇总及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27: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太平洋铜业公司

太平洋铜业是一家家族拥有的企业,它生产的铜销售给其他企业供制作线材、管材和板材之用。生产出来的铜锭每个重1000镑,上面有企业名字的戳记,人们可以借此识别它是太平洋公司的产品。

(一)太平洋公司是南太平洋地区唯一的一家铜矿和炼铜厂。由于运输成本很高,进口有限,它在铜锭的销售方面基本上是垄断者。唯一的竞争来自废铜,废铜经过再熔解可铸成铜锭。但购买者认为废铜质量较差,虽然它的价格低得多。

太平洋铜业公司向该地区的约200家企业销售产品。购买者一般都很有经验,它们为了降低储存成本往往采取少量和频繁的订货方式。尽管太平洋公司印有价目表,但对有些顾客私下按低价或优惠的信用条件出售产品的情况并不少见。

管理当局估计企业产品的需求方程为: P=3000-0.10Q

式中,这P为每吨的价格;Q为每年销售的吨数。用回归分析法求得的企业平均和边际成本方程为:

AC=2400-0.10Q+0.000002Q2 MC=2400-0.20Q+0.000006Q2 式中,AC和MC分别为每吨的平均和边际成本。

太平洋公司定期在当地工商界刊物上登广告。广告费为每单位1000美元。每增加1单位广告会给每期的利润带来的边际效果估计为:

Δπ/ΔA=5000-1000A

式中,A为每期所做广告的单位数。 问题:

(1) 如果太平洋公司管理当局的目标是短期利润最大,它的最优价格和产量应是多少?这时它能

获得的利润是多少?

【知识点】第七讲 完全竞争厂商决策 PPT17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MR=MC MR是对TR/Q求导

TR=P*Q=(3000-0.10Q)*Q=3000Q-0.10Q MR=TR’=3000-0.2Q MC=2400-0.20Q+0.000006Q2

由于在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因此

3000-0.2Q=2400-0.20Q+0.000006Q2?Q=10000 代入需求方程 得P=2000

2

?Tπ=TR-TC=(P-AC)*Q=(2000-1600)*10000=4000000美元

(2) 如果在附近岛屿上也发现铜矿储量,一些企业打算在这些岛屿上建立竞争性的炼铜厂生产铜

锭,那么,在制定长期定价策略时,太平洋的经理们应考虑哪些因素?请具体解释之。

【解答】

a) 首先应该考虑新进入竞争者的市场参与程度和反应。

理由:太平洋铜业公司的竞争者数量有限,作为市场卖者,他们相互之间的作用是反应很快的,目前公司所处的是寡头垄断市场,采用价格策略必须充分考虑竞争者的反应。 若提价,要事先分析竞争者提价的可能性,竞争者没有跟着提价,必定会有一部分顾客转而购买竞争者的产品,丧失一定的市场份额;若降价,竞争者势必为了保住现有市场份额,会跟着降价,那么此时就要分析降价所增加的产量带来)的利润,是否高于不降价而因新的竞争者介入所丢掉的市场份额带走的利润。

b) 要分析本公司作为南太平洋地区铜矿开采和炼铜产品方面的优势,在新的竞争性炼铜厂进入构成现实竞争威胁的时间。

理由:当其他竞争者的新厂建成并投入市场产品时,太平洋铜业公司真正进入寡头垄断竞争市场;在此之前,公司可以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定价策略就围绕着本公司的产品成本,服务于长期利润最大化来实施。

(二) 两年后,8家新企业进入市场。目前,太平洋铜业公司的市场份额为50%。其余的50%由8家企业平分。在阿拉斯加的一次娱乐聚会上,9家铜锭生产企业决定串谋制定一个垄断的铜锭价格。

问: 这一价格--固定计划是否可能成功?为什么?请具体解释之。 【解答】

(1) 观点:有成功的可能性 (2) 理由:

a. 由于太平洋铜业公司占了50%的市场份额,其余的50%由8家平分,在市场基本处于垄断地位,也是实际上的市场引导者,在垄断联盟形成后自然是当然的价格领导者,其定价即为市场价格,其他的厂家也会跟随其定价,以保持高额利润。轻易的提升价格会导致销售不掉。

b. 当然在垄断高额利润引诱下,也存在各家企业都有偷偷生产以获取超额利润的冲动可能,但这样做很快会被其他厂家发现,并跟进,结果总产量增加,在需求不变情况下,导致铜锭销售价格不断下降,最终达到或低于成本价,大家都无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持续一段时间,会有厂家试探着提出涨价,其他也会纷纷跟进,尝到甜头后继续涨价,再次形成一个垄断价格默契。最终仍能达到以市形成的垄断价格的目的。

计算题还要请大家重点看一下每一讲幻灯中的例题,及期中的一次作业,弄懂其原理

用一句话指出下列说法隐含的经济学道理(希望大家能养成一些经济学思维方式,可能看问题会跟以前有所不同。管理经济学考试不会有这类试题?) 1. 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 买涨不买跌。 3. 众人拾柴火焰高。 4. 大家的马儿大家骑。 5.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6. 滥竽充数。

原理:1. 边际效用递减2. 价格预期3.规模经济 4.搭便车(公共产品) 5.负外部性 6.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