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21:30: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材料反映了当时: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2、汉文化深受儒学影响,对“身份等级”的理念情有独钟,对“长幼尊卑”划分得十分清楚。

因此,皇位更替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作用。这样,皇位传承时斗争的激烈程度略有缓解。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固 B.儒学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统治秩序 C

坏 D.清朝仍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对象由西周时期的“神祖考妣”转变为“父”,表现形式由西周时期

的祭祀变为相对简单的“养”、“敬”。秦汉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孝的表现形式是日常生活中相对具体的“养”、“敬”、“顺”等。这一变化反映出

A.人们生活中心发生一定变化 B.父系血缘权威开始得到重视

C.宗法血缘关系日益走向崩溃 D.儒家伦理道德成为正统观念

4、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 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

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D.传承了家国同构

的文化传统

5、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

“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6、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

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据此可知,南宋时期

A.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B.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

C.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

7、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这说明南宋理学

A.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 B.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

C.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 D.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8、《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大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

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9、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

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B.促进了西欧新式武器的制造 C.推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10、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道家学派的主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

《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12、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

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

美 B.物质富足,精神白由 C

性 D.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13、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

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