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中的“渔父”意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0 10:24: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传统文化中的“渔父”意象

毕业论文:论传统文化中的“渔父”意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古典之美。在长达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经典的意象,“渔父”即是其中之一。自庄子、屈原各作一篇《渔父》开

始,“渔父”这一华夏文明的精神意象便登上了中国的文化舞台,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时至今日,“渔父”所蕴含的那种深刻的精神内涵,仍如春雨一

般,无声地滋润着国人的心田。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渔父”意象的起源、传承、思想内涵及其哲学意义。

一、“渔父”意象溯源

“渔父”意象肇始于庄子、屈原二人的《渔父》篇,而尤以屈原的《楚辞`渔父》影响最为深远。庄子和屈原同是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也都居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两篇《渔父》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

《庄子`杂篇`渔父》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代表道家思想的渔父,和与之对立的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

鼓琴”开篇,着重叙述了“渔父”和孔子有关“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及“人有八疵,事有四患”的对话。儒家奉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信念,孔

子相信人的生命,只有负载着崇高的品德和理想,才不失其价值,如果为此而捐躯,正是死得其所;渔父的言语则表现出了道家“万物之所由”、“得之者生”、

“顺之则成”的虚静、无为之境。渔父之言,纯为善意,所以孔子对渔父心折诚服,礼拜有加:“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此

事恐有借孔子之口抬高道家的意思,但他所描述的“渔父”形象却深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屈原的《楚辞`渔父》则叙述了“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

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而偶遇渔父的场景,刻画了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的悲愤与不平。渔父的“莞尔而笑”及“‘沧浪之水清

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恍然点化了屈原,使他在悟“道”之后最终自投汨罗江而亡。

钱澄之《庄区合诂》自

序云:“屈子徘徊恋国,至死不能自疏,观其远游所称,类多道家者说,至卒章曰:‘超无为以至清兮,与太初而为邻。’

而太史公称其‘蝉脱于浊秽兮,以浮游尘

埃之外’亦诚有见于屈子之死,非犹夫区区愤激而捐躯者也。是故天下非至性之人,不可以悟道;非见道之人,亦不可以死节也。”很显然,至情至性、尚治有为的

屈原在遭谗被贬之后已渐渐“悟道”,这就必然导致了他投江身亡的结局,而“渔父”正是引他“悟道”的最关键人物。根据王逸的阐释,“‘渔父’盖亦当时隐遁

之士,或曰亦屈原之设词耳”。而据《孟子》所载,当年孔子曾听孺子传唱《沧浪歌》,并有“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评语(《离娄上》)。

由此可见,渔父即“道”的化身,而渔父之道就是隐遁之道,也就是儒家“独善其身”之道,与道家中的避世思想亦相接近。

两文思想内容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均以“渔父”作为隐者的象征,其共同的思想内涵——隐逸、淡泊、顺应自然、和谐处世,均通过“渔父”这一形象凸现了出来,从而开创了传统文化中“渔父”这一不朽的文学意象。

二、“渔父”意象在历代文人创作中的传承

由庄屈开创的“渔父”意象,凭借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广泛共鸣。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