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0:44: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甲公司 乙公司 丙公司 03年1.1.发行,面值100 03年1.1.购入, 04.3.1以11万元 万元,期限3年,年利率 成交价10万元 价格购入乙公 5%,按年付息,到期还本 面值10万元, 司全部债券 (每年3月10日付息)

03年12月31号计提的利息100000*5%=5000元

04年3月10号支付利息5000元,乙公司在04年3月1号就卖掉了公司债券,在他持有期间应该拿到5000元利息。

丙公司在购买公司债券时候得到了不属于自己的利息。 甲公司 乙公司 丙公司

12.15宣告每股 1.3购入甲 12.20以每 现金股利2元, 公司普通股 股13元从乙 股权登记日为 100股,每股 公司购入上 12.25, 次年1.5. 10元 述普通股 —1.10.发放

例1.2007.1.10,甲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股票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5万元。(金额单位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 投资收益 2.5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2.5

例2.2007.1.8,甲公司购入丙公司2006.7.1发行的公司债券,面值2500万元,票面利率4%,按年支付利息。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2600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的利息5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550 应收利息 50 投资收益 30 贷:银行存款 2630

2007年2月5日,收到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2007年5月,甲公司以48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6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1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7.5元,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0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8.5元,2008年1月3日以515万元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要求(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 ①2007年5月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80 (每股8元)

投资收益 10

贷:银行存款 490 ②2007年6月30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480-60×7.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③2007年8月10日宣告分派时

借:应收股利 12(0.20×60) 贷:投资收益 12 ④2007年8月20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2

贷:应收股利 12 ⑤2007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60×8.5-4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③2007年8月10日宣告分派时

借:应收股利 12(0.20×60) 贷:投资收益 12 ④2007年8月20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2

贷:应收股利 12 ⑤2007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60×8.5-4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⑥2008年1月3日处置

借:银行存款 51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8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投资收益 5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投资收益 30 2)计算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

=-10-30+12+60-30+35=37万元。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材料5000吨,每吨1200元,支付增值税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费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0元。原材料验收入库时,实收4996吨,另4吨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为多少?6093800元 5000*1200+60000*93%+20000+18000

2.某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200000元,另发生装卸费8000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9000元。该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多少?191000元200000*87%+8000+9000

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每公斤3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用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多少?

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也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 支付货款时:

借:在途物资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 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20000 贷:在途物资 20000

2007年3月28日,华联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材料已运达企业并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尚未到达。月末时,该批货物的结算凭证仍未到达,华联公司对该批材料估价35000元入账。4月3日,结算凭证到达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36000元,增值税额为6120元,货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3月31日,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3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5000 4月1日,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3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5000 4月3日,收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 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120

贷:银行存款 42120

2007年6月20日,华联公司向乙公司预付货款70000元,采购一批原材料。乙公司于7月10日交付所购材料,并开来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价款为62000元,增值税额为10540元。7月12日,华联公司将应补付的货款254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2007年7月1日,华联公司从乙公司赊购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

的原材料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额为13600元。根据购货合同约定,华联公司应于7月31日之前支付货款,并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如果华联公司能在10日内付款,可按原材料价款(不含增值税)的2%享受现金折扣;如果超过10日付款,则须按交易金额全付。 采用总价法 (1)赊购时:

借:原材料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 93600 (2)赊购期内付款时:

现金折扣=80000×2%=1600(元)

实际付款金额=93600-1600=92000(元)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93600

贷:银行存款 92000 财务费用 1600 (3)超过赊购期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93600 贷:银行存款 93600 采用净价法的会计处理 (1)赊购时:

现金折扣=80000×2%=1600(元)

原材料入账净额=80000-1600=78400(元) 应付账款入账净额=93600-1600=92000(元)

借:原材料 78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 92000 (2)赊购期内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92000

贷:银行存款 92000 (3)超过赊购期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92000

财务费用 1600

贷:银行存款 93600 例:大地公司销售商品领用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实际成本4000元,销售收入为5000元,存入银行。企业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4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4000

【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甲材料的单位计划成本为350元。某日购入一批甲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单价300元,数量1 000公斤,税

款51 000元;另对方代垫运费3 000元。全部款项用一张面额为400 000元的银行汇票支付结算,并于当日收到银行汇票余款的进账通知单。当日甲材料验收入库时,短缺200公斤。经查明其中有50公斤材料为合理损耗,余下的为非常损失,按规定可从保险公司获得60%的赔款。 ①根据发票账单计算甲材料采购成本 300 000 + 3 000 = 303 000元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303 000 银行存款 97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400 000 ②入库800公斤材料:

借:原材料—甲材料 28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2 0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258 000 303000-300*150=258000

非常损失的150公斤材料: 150/1000=0.15 3000*0.15=450

300*150+450=45450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 2727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1818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45450 【例】接上例,该企业本月共耗用甲材料2 000公斤,其中用于产品生产的有1 500公斤,余下的为工程耗用。若月终计算出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①借:生产成本 525 000 在建工程 175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700 000 ②借:材料成本差异 14 000 贷:生产成本 10 500 在建工程 3 500

【例】20×7年8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8年3月31日,甲公司应按每台15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W2型机器120台。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W2型机器的成本为1960万元,数量为140台,单位成本为14万元/台。

20×7年12月31日, W2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6万元/台。 帮忙确定估计的售价

【例】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B材料的账面成本为300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2800万元,假定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用B材料生产的产成品—W5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解:B材料用于生产产品W5型机器,该机器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即没减值,则B材料期末应按成本3000万计量

【例】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C材料的账面成本为600万元,单位成本为6万元/件,数量为100件,要用于生产100台W6型机器。C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5万元/件。

C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跌,导致用C材料生产的W6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也下跌,由此造成W6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由15万元/台降为13.5万元/台,但生产成本仍为14万元/台。将每件C材料加工成W6型机器尚需投入8万元,估计发生运杂费等销售费用0.5万元/台。

(1)计算用C材料所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W6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W6型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估计相关税费=13.5×100-0.5×100=1300(万元)

(2)将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W6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1300万元小于其成本1400万元,即C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W6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因此,C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3)计算C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W6型机器的售价总额-将C材料加工成W6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估计相关税费=13.5×100-8×100-0.5×100=500(万元)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0万元小于其成本600万元,因此,C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5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