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模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4:45: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简析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令家,也是很有盛名的教育令家曾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四大教育圣人之一。他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致力于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这为其学前教育思想打下了坚实基础。1919年回国后目睹当时学前幼儿教育被外国教会垄断包办,抨击这种全盘西化的状况。他感到必须走出一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学前教育道路。为此他就在中国进行学前教育实践探索,1923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幼稚园,即南京鼓楼幼稚园。从此,学琴教育走上了中国本土化学前教育探索的道路。陈鹤琴先生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逐步形成了适合国情本土化的学前教育思想理论,包括学前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做人及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和学前教育体系。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是经过中国学前教育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的学前教育思想,研究其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下面就从学前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做人和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及学前教育体系来论述一代学前教育宗师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陈鹤琴学前教育的目的论思想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目的,也是其学前教育最终追求。他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就是力求让儿童从小学做人、做一个中国人、和时代同步的中国人。这个教育目的看起来挺普通,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实则不然。这是对当时中国教育状况的真实了解和认真探究之后才提出的教育目的,他有感于当时人们对做人、做中国人、特别是如何做好一个现代中国人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提出,应该让儿童从小就要学会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对改变国人特别是许多下层人麻木不仁的现状很重要。为实现此目标,他提出了五个具体要求:儿童从小要有健康身体;从小就培养儿童建设能力;从小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加强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从小就要让儿童懂得要给大家服务也就是要学会做一个有服务意识的人。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整个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中国当时那种落后,外敌侵略的命运而提出的,这些都是根据当时中国实际问题提出的,是很符合中国当时实际需要的,是把从国外学到的教育思想本土化的运用到中国实际当中而形成的。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论思想

课程思想也是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编制的依据;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结构;课程的编制原则和具体方法。陈先生认为课程编制应该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并且应该贯彻为教育目的服务,也就是应该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服务,也就是要培养儿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合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达的能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这些都是关于学前教育课程编制依据的思想;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了学生周围的环境以大自然和大社会为中心。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支柱,提出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很重要。为此,陈鹤琴先生提出自己的著名论断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他根据儿童好动而且对任何事情都很感兴趣以及周围接触无非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让学生去学会接触自然中的事物和在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例如:像家庭、集市、节日、庆祝会、教师接待日活动等,是学前儿童经接触的社会环境,这些应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儿童与自然和社会接触时进行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课程结构方面,他认为课程结构应该是一个整体,因此他提出了五指结构即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语文这五者-在先生看来就好比人的五个手指头是相互的。这种认识科学的解释了儿童课程之间的相互和有机组成。课程编制的原则和方法方面,在了解中国实际后提出了适合中国学前教育儿童实际的课程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即课程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儿童性、连续发展性、现实性、适合性、教育性、科学性、民族性这于大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陈鹤琴提出了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即圆周法、直进法、棍合法。这些都是陈鹤琴课程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园课程评价、课程实验等。

总之,可以看出其的课程思想是丰富的、是创造的、是科学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完整的,博大精深的,是研究学前教育的一大笔财富。 (三)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教学论思想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是陈鹤琴教学论思想的核心。做是教学中心,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思想例如: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就教给儿童怎样学、凡是儿童能够做的你就让他去做、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儿童教儿童、教师教教师等思想。同时陈鹤琴将活教育教学分为四步: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例如,一个学生要研究青蛙,第一步要实地观察青蛙实验第二步要看一些参考书参考第三步,根据对活青蛙的观察、实验和所看到的参考书,写一篇关于青蛙生活的报告或编一个有关青蛙的故事、童话,这称之发表第四步,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讨论这一学习过程研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所

起的作用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这些思想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他非常注重儿童潜力的开发、注重儿童的动手能力、相信儿童、依靠儿童,在教儿童的过程中让儿童学会自己学习。总之,可以看出陈鹤琴的教学思想非常重视儿童自身的发展,他想出各种教学方法就是要生务实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让儿童成为一个具有建设能力的现代中国人。

(四)陈鹤琴的做人及重视环境教育的学前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强调做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健全的身体、建设的本领、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和为大众服务的精神。抗战胜利后,他又提出做世界人,这个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陈鹤琴有针对性地指出:孔子所谓修身,治国的道理,都是着重于做人。可是到了近世,教育本身变了质,以为去读书就是受教育。反而把做人忘记了,所以今天我特别提出做人以唤起人们的注意。陈鹤琴的学前教育就是要教儿童从小学会做人。把中华民族优良的做人教育之风发扬继承下去。另外他也非常注重利用环境对儿童进行教育,例如他1930年在《儿童教育》第三卷第四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儿童应有良好的环境》的文章。文章开篇说道小孩子生来大概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一是好,或者-是坏,这是环境的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一个小孩子在诡诈恶劣的环境里生长,到大来也会变成诡诈恶劣的。一个小孩子在忠厚勤俭的环境里生长,到大来也是忠厚勤俭的。这是什么缘故呢他所看见的,所听见的,都给他坏的印象,那他所反应的大概也是坏的;假使他在很好的环境里生长,他所听见的,所看见的,都给他好的印象,那他所表现的大概也是很好的。 所以古时候孟母要三次迁居,因此他提出创造各种好的环境对儿童进行教育。 (五)陈鹤琴学前教育机构及师资培养体系

为了改变学前教育师资被外国教会把持的现状,陈鹤琴非常注重本土化幼儿师资培养。早在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时就聘请了张宗麟、甘梦丹在内的令门人才注重运用本土学前人才。以后他深感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缺乏,于是就热心于培养学前教育师资,1940年陈鹤琴谢绝了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之职,在江西泰和创办了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师,三年后改为国立,并添设令修科。1945年他又主持建立上海幼师,国立幼令也迁往上海。江西幼师以及上海幼师、幼儿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成为全国幼教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为幼稚园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陈鹤琴出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率先开设大学本科的幼教业,并重建和附设南大附小、幼儿园、儿童玩具研究室及附属土厂、幼儿师范等附属机构,从而形成一个包含各级幼教机构并体现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特点的完整的幼儿高等师范教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