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3:30: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建设;(7)加强支付系统现代化建设与安全防护。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有哪些作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强制银行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可从制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以保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存款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使中央银行可以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以履行其中央银行职能,办理银行同业之间的清算,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贷款和再贴现贷款,以调剂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间短期资金的余缺。(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为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派生存款规定了一个量的界限。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结构,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个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实施货币政策的强有力工具。

2.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再贴现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但它同样存在着一定局限性:(1)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2)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这些波动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乃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较大波动。(3)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不能强迫商业银行借款。相对于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的效果更难于控制,其再贴现率也不能经常反复变动,缺乏灵活性。

3.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的回购交易是怎样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的?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国债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的回笼基础货币。这样看来,该操作就是通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央行的货币供应量。

4.简要回答我国的利率控制情况。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执行严格的利率管制。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管制逐步放松,但目前仍然实行计划为主的利率管理体制。我国的利率有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即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第二层次为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和贷款利率;第三层次为金融市场利率,主要为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由于实行以计划利率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央银行在制定基准利率的同时,也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及浮动幅度。金融市场利率则由市场决定,但也受到计划利率的影响。我

国中央银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运用利率调整来调节经济,90年代更加注重利率工具的应用,在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同时放开所有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等。

1.货币政策的变量由哪些层次构成?它们分别体现着哪些层次的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变量主要有三个层次,即目标变量、中介变量及工具变量。其中,目标变量是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量指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中介变量是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主要有利率与货币供应量等;工具变量是指操纵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改变的变量,相当于中央银行常使用的操作目标的变量指标。

货币政策的五个目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试图同时实现这五个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基本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决定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侧重点。由于基本政策目标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处理好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方面,因此,在政策侧重点的选择问题上,主要也是考虑这两个基本政策目标的配合。

2.试分析货币政策工具与工具变量的关系。

工具变量是具有计量意义的货币供给变量,货币当局对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其量的变化,中央银行并非完全能够直接控制,还需借助于一些经济杠杆作为政策工具。就一般而论,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其必须与货币供给机制相联系,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各主要政策工具与不同的工具变量的关系表现在:(1)法定存款准备率与实际存款准备率。实际存款准备率包含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项内容之和对商业银行银行全部存款的比例,而其中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又非为中央银行所能控制。因此,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只能是由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直接掌握、并能够自主调整的法定存款准备率。(2)再贴现率与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与再贴现率有关的是资产方项目,如《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等项目。中央银行一旦调整再贴现率(或贷款利率),会影响商业银行融入资金的成本,从而起到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获得融资支持的规模。因此,再贴现率工具是调控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贴现的票据量和获得的贷款量、进而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一个比率变量。(3)公开市场业务与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买卖国债(或外汇)的行为,显然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操作,或者说,是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的操作。并且,中央银行还能够通过买卖证券的价格,直接影响市场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来实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的。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是直接操纵基础货币变量、并对市场利率发生作用的政策工具。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工具和再贴现率工具相比较,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度、较大的弹性和较弱的时滞性。

3.试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本涵义。

宏观经济学早期的政策有效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比较,并据以确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及决定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及经济增长这三项目标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学理论就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讨论,尽管仍以货币对产出影响与否为基础,但侧重点却由传统的与财政政策的比较转向抗波动效应的分析,并由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产出波动理论。由此可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点,就在于所采取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能否起到抵御经济波动的政策效应。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角度研究,作为以货币为工具的货币政策,其对抵御经济波动的效应主要取决于这样一个基本条件:货币能够系统地影响产出,即货币与产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这个基本条件都能够在实证检验中得到大致的判断。

产出的增长要受到来自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货币投资因素,二是物资积累因素。然而,货币投资和物资积累的对应关系又不是绝对的。由于经济过程中存在社会购买力的“漏出”现象,使相应价值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沉淀下来。此时,增加货币供给、扩大社会购买力,可以刺激需求,以满足资金匮乏者的投资欲望,使沉淀商品充分运转、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在运动中使价值增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能够对潜在的社会购买力和沉淀的商品资源产生“返归”效应而影响产出。

4.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属于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工具,它们共同作用于一国的宏观经济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的要求。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配合问题,首先要求理清这两类政策的关系。

首先,共性问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性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这两类政策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

二是这两类政策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三是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

其次,区别问题。就一般情况而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二是作用过程不同;三是政策工具不同。

由于共性和区别均存在,于是,就产生了如何协调这两类政策的问题。从逻辑上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配合模式:(1)“双紧”政策;(2)“双松”政策;(3)“紧财政、松货币”政策;(4)“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这四种配合模式,对于政策的作用方向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我们可以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合机制来讨论不同政策配合模式的效应问题:

(1)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

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利率对投资的弱弹性和价格水平的内生性,决定了比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作用是较弱的、间接的;

(2)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变量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物价水平,而财政政策则要通过社会购买力和国民收入的共同

作用。才对物价水平发生影响。国民收入的内生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对物价水平的作用是间接的、滞后的;

(3)“双紧”或“双松”政策的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一致的,各中介变量均能按两类政策的共

同机制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发生作用。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的作用力度强,变量间的摩擦力小,一旦调整政策,很快能产生效应,并带有较强的惯性;

(4)“一松一紧”的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使变量间产生出相互抗衡的摩擦力。

然而,由于投资支出这类共同变量的变动方向不明确。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两类政策往往只能分别对自身能够直接影响的变量产生效应,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功能损耗较大、作用力度较弱,但政策效应比较稳定,且不带有很大惯性。

1.货币政策的变量由哪些层次构成?它们分别体现着哪些层次的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变量主要有三个层次,即目标变量、中介变量及工具变量。其中,目标变量是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量指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中介变量是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主要有利率与货币供应量等;工具变量是指操纵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改变的变量,相当于中央银行常使用的操作目标的变量指标。

货币政策的五个目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试图同时实现这五个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基本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决定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侧重点。由于基本政策目标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处理好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方面,因此,在政策侧重点的选择问题上,主要也是考虑这两个基本政策目标的配合。

2.试分析货币政策工具与工具变量的关系。

工具变量是具有计量意义的货币供给变量,货币当局对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其量的变化,中央银行并非完全能够直接控制,还需借助于一些经济杠杆作为政策工具。就一般而论,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其必须与货币供给机制相联系,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各主要政策工具与不同的工具变量的关系表现在:(1)法定存款准备率与实际存款准备率。实际存款准备率包含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项内容之和对商业银行银行全部存款的比例,而其中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又非为中央银行所能控制。因此,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只能是由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直接掌握、并能够自主调整的法定存款准备率。(2)再贴现率与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与再贴现率有关的是资产方项目,如《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等项目。中央银行一旦调整再贴现率(或贷款利率),会影响商业银行融入资金的成本,从而起到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获得融资支持的规模。因此,再贴现率工具是调控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贴现的票据量和获得的贷款量、进而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一个比率变量。(3)公开市场业务与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买卖国债(或外汇)的行为,显然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操作,或者说,是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的操作。并且,中央银行还能够通过买卖证券的价格,直接影响市场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来实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的。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是直接操纵基础货币变量、并对市场利率发生作用的政策工具。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工具和再贴现率工具相比较,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度、较大的弹性和较弱的时滞性。

3.试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本涵义。

宏观经济学早期的政策有效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比较,并据以确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及决定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及经济增长这三项目标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学理论就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讨论,尽管仍以货币对产出影响与否为基础,但侧重点却由传统的与财政政策的比较转向抗波动效应的分析,并由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产出波动理论。由此可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点,就在于所采取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能否起到抵御经济波动的政策效应。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角度研究,作为以货币为工具的货币政策,其对抵御经济波动的效应主要取决于这样一个基本条件:货币能够系统地影响产出,即货币与产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这个基本条件都能够在实证检验中得到大致的判断。

产出的增长要受到来自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货币投资因素,二是物资积累因素。然而,货币投资和物资积累的对应关系又不是绝对的。由于经济过程中存在社会购买力的“漏出”现象,使相应价值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沉淀下来。此时,增加货币供给、扩大社会购买力,可以刺激需求,以满足资金匮乏者的投资欲望,使沉淀商品充分运转、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在运动中使价值增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能够对潜在的社会购买力和沉淀的商品资源产生“返归”效应而影响产出。

4.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属于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工具,它们共同作用于一国的宏观经济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的要求。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配合问题,首先要求理清这两类政策的关系。

首先,共性问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性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这两类政策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

二是这两类政策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三是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

其次,区别问题。就一般情况而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二是作用过程不同;三是政策工具不同。

由于共性和区别均存在,于是,就产生了如何协调这两类政策的问题。从逻辑上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配合模式:(1)“双紧”政策;(2)“双松”政策;(3)“紧财政、松货币”政策;(4)“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这四种配合模式,对于政策的作用方向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我们可以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合机制来讨论不同政策配合模式的效应问题:

(1)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

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利率对投资的弱弹性和价格水平的内生性,决定了比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作用是较弱的、间接的;

(2)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变量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物价水平,而财政政策则要通过社会购买力和国民收入的共同

作用。才对物价水平发生影响。国民收入的内生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对物价水平的作用是间接的、滞后的;

(3)“双紧”或“双松”政策的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一致的,各中介变量均能按两类政策的共

同机制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发生作用。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的作用力度强,变量间的摩擦力小,一旦调整政策,很快能产生效应,并带有较强的惯性;

(4)“一松一紧”的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使变量间产生出相互抗衡的摩擦力。

然而,由于投资支出这类共同变量的变动方向不明确。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两类政策往往只能分别对自身能够直接影响的变量产生效应,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功能损耗较大、作用力度较弱,但政策效应比较稳定,且不带有很大惯性。

1.金融市场监管应遵循哪些原则?

根据各国的实践经验,中央银行在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就是指所有金融市场均须受到监管。金融市场是含多个“子市场”的市场系统。在金融市场一体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子市场或某一国(或地区)金融市场上的风波都有可能传染到其他子市场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从而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市场监管必须贯彻全面性原则。(2)效率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①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是有效的。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保持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③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尽可能降低监管成本。(3)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我国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监管的原则和内容有哪些?

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调剂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我国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有:(1)协调自愿、平等互利、自主成交原则。(2)短期使用的原则。(3)坚持按期归还的原则。

监管的内容包括:(1)同业拆借参加对象的资格审定。(2)拆借资金用途的管理。(3)拆借期限和利率的控制。(4)拆借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比例限制。(5)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按照自身的资金可能和清偿能力控制拆借总量。(6)商业银行间的债券回购业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不得在场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