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1到20各数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10: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认识11到20各数

来复镇天凤小学 赵群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个位、十位,知道数的组成。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数感,体会11到20各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数感。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贴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11个数字宝宝,你们能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复习0到10各数。

2、出示课件练习数数。

3、(出示第56页单元主题图)师:观察主题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在小组内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随着学生汇报板书相关数字。揭示课题,刚才大家汇报的结果很多都用到了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到20各数。(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计数单位\十\1、猜数游戏

1

教师出示一堆小棒(十几根),学生猜一猜或估一估。再抽生上台数一数。(14根)

刚才我们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有14根小棒,可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挺麻烦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最快的拿出14根小棒?

2、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在小组讨论,并相互说说数的方法,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3、教师展示学生作品,比较、优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数小棒的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把10根捆成一捆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对,1捆就是1个十(板书:1个十),再数数旁边有几个一,(板书: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了。(板书)

(二)教学例一

1、出示11根小棒图,让学生说一说是多少,并说一说为什么拿一捆和一根小棒就知道是11根呢?

引导学生理解: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所以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就是11。强调: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就可以读作十几。

教师范读11(十一),让学生跟读,教师在贴图下面板书:写作11,读作十一。

教师提问: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认识了数字11,那这个数是多少呢?(贴出一捆加三根)

学生数后回答,教师追问: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三,写作13,读作十三。

2

同桌两人摆一摆15和17,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课件出示结果评议,并抽生回答它们的组成。

教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11、13、15和17,其实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教师拿出计数器,先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数位,并向学生介绍从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教师提问:在计数器上怎样拨11呢?学生尝试拨一拨,教师巡视给予点评指导。

教师示范拨珠边讲解:在十位上拨一颗,表示一个十,在个位上拨一颗表示一个一。

教师提问:13应该怎么拨,谁来教教大家?

学生上台示范拨珠,教师追问:在个位上拨三颗,表示什么? 教师提问:19又应该怎么拨呢?学生动手拨一拨。 2、认识20 教师提问:

出示用小棒摆19的摆法,教师问:看一看这是多少?生答。 那么20又该怎么摆?(出示一捆零10根) 教师提问:老师用小棒这样摆20,你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发现,另外的10根小棒又可以捆成一捆,这样就变成2捆小棒。一捆是一个十,那么两捆就是两个十,就是20.(贴出两捆小棒图)

接着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从19到20的变化,让学生再次感悟“满十进一”。

教师提醒学生:写20时,十位上有两颗珠子,所以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个位上添0占位。

3、写11到20各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