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23:03: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阴虚毒恋证: 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2.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天和痔疮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黄连润肌膏、肛泰软膏等。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1.术后内服中药同术前辨证用药。

2.痔浴液熏洗疗法:根据病情辨证使用痔浴液熏洗。

(1)术后每日熏洗坐浴2次,或在每次排便后要熏洗坐浴。 (2)创面每日换药1~2次。

(3)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床(坐式)等。

3.针刺疗法、理疗:

(1)疼痛: 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或用普鲁卡因,长效止痛,长强穴封闭。

(2)尿潴留:针刺关元、十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3)粪嵌塞: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4.微波照射理疗肛门部。

3

5.中药热奄包治疗。

6.中成药口服润肠通便:厚朴排气合剂,舒秘胶囊。 7.中医护理:辨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 四、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伤口愈合。 好转: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4

痔(混合痔)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混合痔是指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 一、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药汤剂 1.风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鲜生地、炒枳壳、当归、荆芥炭、地榆炭、粉丹皮、玄参、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后下)。

5

2.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栀子、黄芩、地榆炭、槐花、甘草。

3.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当归梢、白芷、牛膝、秦艽、苍术、甘草。 4.脾虚气陷证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潞党参、黄芪、炒白术、升麻、柴胡、淮山药、白芍、当归、熟地、黄精、甘草。 (二)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天和痔疮栓、肛泰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肛泰软膏、黄连润肌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

3.便血可选用地榆槐角丸、云南红药胶囊等凉血止血。大便干燥可选用:厚朴排气合剂、舒秘胶囊等润肠通便。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药内服:按术前辨证用药内服。 (二)中药坐浴熏洗

术后首次排便之后,用本院制剂痔浴液坐浴熏洗。

(三)中成药:术后便血可选用六味消痔片、地榆槐角丸、云南红药胶囊等凉血止血。

6

术后大便干燥可选用:麻仁润肠丸、厚朴排气合剂,舒秘胶囊口服润肠通便。

(四)中药外敷或中药纱条换药

1.术后可选用本院制剂黄连润肌膏中药纱条换药,每日一次。 2.术后创面水肿可选用高渗盐水纱条或清热消肿、活血止痛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

(五)中药塞药法

便后或睡前或换药时选用栓剂纳肛,如: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天和痔疮栓、肛泰栓等。 (六)针灸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针灸治疗术后并发症

1.疼痛: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

2.尿潴留:针刺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3.粪嵌塞: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七)中医护理:辨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 四、疗效评价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改善明显,痔核明显缩小或萎缩不全,疗效指数≥75%。 有效:症状轻度,痔核略有缩小或萎缩不全,疗效指数≥30%。 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或手术创面未愈合,疗效指数<3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