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34(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33: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时达标34

一、(2014·大连第八中学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盲厨师

□ [俄]巴乌斯托夫斯基 冬天的傍晚,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个盲眼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花园里堆满了被风吹落的腐朽的树枝,一条带链的狗像主人一样奄奄一息,衰老得不能吠叫了。

几年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眼睛后,和18岁的女儿玛利亚住到这里。小屋里只有一张床,几条跛脚板凳,一张粗笨的桌子,一个布满裂缝的洋瓷罐,还有一架非常古旧的翼琴。

玛丽亚替父亲擦洗身子,穿上干净的衬衫,老人说:“我不能叫牧师,但死前我要洗净自己的灵魂。”

“那怎样办呢?”玛丽亚问。

“到街上去,”老人说,“请求你碰到的第一个人来听临终者忏悔。他不会拒绝。” “我们这条街这样荒凉……”玛丽亚喃喃地说,披上头巾出去了。 街上空旷无人,风把落叶吹刮得满街跑,阴霾的天空下着冰冷的雨点。 玛丽亚长久地等待着。有人沿着围墙走来,她走上去把父亲的请求说出来。 “好吧,”那人说,“我不是牧师,但是也一样。”

他们进了屋子。身材瘦削矮小的陌生人把淋湿的斗篷放在凳子上。烛光把他的黑坎肩、透明的纽扣和饰有花边的衣领照得闪闪发亮。

陌生人很年轻,顽皮地摇晃着脑袋,很快把凳子移近床边。 “您说吧!”他说,“我不借上帝的权力,用我从事的艺术的力量,使你在生命最后获得轻松,并卸下心灵重负。”

“我干了一辈子活,直到眼瞎,”老人喃喃地说,“妻子玛尔达得了肺病,医师开了各种贵重的药,我没钱,就偷了伯爵夫人一个小小的金盘子卖了。现在回想起心里很难受,我向女儿隐瞒着:教她不要动别人桌上一点点小东西。”

“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谁为这件事吃过苦头吗?”陌生人问。 “没有。”老头哭了起来,“如果知道黄金对玛尔达没有帮助,我何必偷呢!” “你叫什么名字?”陌生人问。 “约翰·梅叶尔,先生。” “约翰·梅叶尔,”陌生人说,“你做的这件事不是罪过,不算是偷窃,相反,算是你对爱情的功劳。”

“阿门!”老头喃喃道。 “阿门!”陌生人重复道,“现在告诉我你最后的心愿吧!” “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我来照顾。你还希望什么?”

“我想再一次看到玛尔达,就像年轻时遇见她的样子。想看见太阳,看见花园百花齐放的春天。”

“好吧,”陌生人站起来,走近翼琴。

突然间急速的声响在小屋内散开,仿佛千百颗玉珠被抛到地板上。 “听吧,”陌生人说,“听吧,看吧!”

他弹起来了。烛火的光焰在他发黑的眼睛里摇晃。 翼琴多年来第一次放声歌唱,声音充满了小屋,响彻整个花园。那只老狗从窝里爬出来,

轻轻地摇着尾巴。

“我看见了,先生!”老人欠起身,“我看见和玛尔达相会的那天,她因为慌乱打翻了一罐牛奶。这是冬天,在山上。天空像深蓝色玻璃般透明,玛尔达笑了,她笑了。”

“你看见了吧?”陌生人边弹边说,“黑色的夜变成蓝色,又成了蔚蓝;温暖的阳光射下来,古树已开放白花。苹果树的花,像大朵的郁金香。阳光射在石头院墙上,把墙烤暖了,冒着热气。天空更高、更蓝、更加壮丽,一群群鸟儿从维也纳上空飞向北方。”

“这些我统统看见了。”老人喊了一声。

翼琴更庄严地歌唱着,好像千百个人在欢呼。 “先生,”玛丽亚说,“这些花不像郁金香,是苹果树,今夜才开了花。” “打开窗户吧,玛丽亚。”老人请求道。

玛丽亚打开窗户。冷空气冲进来。陌生人弹奏得轻柔而缓慢。

老人倒在枕头上,贪婪地呼吸着,手在被子上摸索着。玛丽亚向他扑去。陌生人停止了弹奏。他凝然不动地坐在翼琴旁,好像被自己的音乐迷住了。

玛丽亚大叫一声。陌生人站了起来,走到床前。老人喘息着说道:

“我像许多年以前那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我不愿意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 “我叫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陌生人回答道。

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着地,深深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行礼。

当她直起身子时,老人已经去世了。朝霞在窗外显得通红,红光下呈现出铺满了雪花的花园。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十分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并能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B.盲厨师为了给妻子治疗肺病,偷了伯爵夫人一个小小的金盘,他一直对女儿隐瞒着这件事,担心因为这件事让女儿看不起自己。

C.小说文字简洁,“翼琴更庄严地歌唱着,好像千百个人在欢呼”,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出莫扎特琴技的高超。

D.小说描写了一则感人的故事: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倾听了即将辞世的盲厨师的心灵忏悔,并用音乐帮助他实现了最终的愿望。

E.小说注重细节描写,比如第一段就写到狗,写狗的“奄奄一息”,写狗“衰老得不能吠叫了”,用以衬托其主人生命垂危,即将逝去。

解析: A.分析不正确,读后可知,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而不是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B.“担心因为这件事让女儿看不起自己”理解不完全正确,由原文“教她不要动别人桌上一点点小东西”可知,应该是怕对女儿有影响;C.“却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出莫扎特琴技的高超”理解不正确,应为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 DE

2.(节点能力对应题)小说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上、结构上作答。景物描写的作用因所在段落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景物描写在首段中一般具有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等;在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有表现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等作用。小说开头“花园里堆满了

被风吹落的腐朽的树枝”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暗示有悲剧将要发生;结尾“朝霞在窗外显得通红,红光下呈现出铺满了雪花的花园”渲染了优美的景物特点,烘托了盲厨师的灵魂得到了洗涤和升华,有利于表现小说主题。

答案: ①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②结尾的景物描写,暗示了盲厨师灵魂得到洗涤和升华,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③首尾不同色调的景物描写,先抑后扬,反差强烈,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3.小说中的莫扎特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通过这篇小说中莫扎特的言行举止可得出其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琴艺精湛等形象特点。

答案: ①善解人意:能理解心灵有瑕疵的盲厨师;②乐于助人:愿意照顾玛利亚;③琴艺精湛:用破旧的翼琴弹奏出闪烁人性美的音乐。

4.有人说盲厨师灵魂上有瑕疵,但最终获得了真善美的回归。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可先概述盲厨师的瑕疵,然后结合小说中盲厨师的形象特点,从真善美的角度来分析作答。例如,临终前的忏悔,体现了他的真;对女儿的教育,体现了他的善;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他实现了灵魂有所依托的愿望,对美好时光的回现体现了他的美。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组织答案。

答案: ①盲厨师终其一生,为了给爱妻治病偷过伯爵夫人一个小小的金盘子,是他灵魂深处的一点瑕疵;②他一生贫困落魄,弥留之际却没有半点怨言,而是关注自己灵魂的皈依之所,希望有人能听到他的忏悔,体现了他的“真”;③他对女儿教育极严,不允许拿别人一点点东西,这是他的“善”;④他的人生牵挂就在于亲情,在莫扎特的琴声中,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眼前出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美丽景色,这是他人性中的“美”。

二、(2014·太原五中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莲池老人

□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