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电大作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6:37: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前儿童科学作业成绩1

三、简答题

1、简述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有哪些?

(1)、好奇好问。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2、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 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 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介他们又坚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信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①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②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③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4、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全面性与整体性原则;连续性与一致性原则;可行性与可接受性原则;社会性与时代性原则;辩证统一性原则 。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认识动物;了解和爱护人体;体验和了解材料;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尝试使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四、设计题

根据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三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

单元一:我们的交通工具 1自行车2,汔车。3飞机 单元二,大自然的植物 1小草2鲜花3树

儿童科学作业成绩2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幼儿教师开展小实验指导的要点。

为了使学前儿童操作实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材料和用具。

第二,指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 第三,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

第四,交待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

教师演示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做好预备性实验;第二,要使每个学前儿童看清实验过程; 第三,演示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

- 1 - / 4

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前儿童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学前儿童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

3、 什么是科技玩具与科学游戏?如何对其进行运用?

儿童在娱乐中去获取科技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开发智力。 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4、如何有效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小制作指导?

要符合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小制作的方法;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逐步安排内容;科协小制作应结合活动的主题。

四、设计题

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自行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实例。 (一)活动名称:蚁宝宝(2-5岁)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生存习惯,

2、通辽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同,学习和认识团队的力量 (三)活动准备

1、找到蚂蚁的巢穴,以组进行 (四)活动过程

1、和小朋友共同观察蚂蚁,看它们搬动食物时是怎么样操作的 2、向小朋友介绍蚂蚁是如何向对方传递信号的

3、通过观察思考让小朋友了解蚂蚁的特征及团队精神使小朋友体会到班集体的力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3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材料 ?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

3、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待这些问如终应该支持鼓励,支持态度,具体可采用下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 2 - / 4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选择合理的社会资源

要充分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二)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例如:在参观植物园以后,可以引导学前儿童种植一些花卉,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讨论。

5、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在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器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让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

五、设计题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

教案目标:1、过程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 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得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教案准备:1、6瓶水(1号和2号水位不同,瓶子大小,武装较大,3号和4号瓶水位相同,瓶子一个方形。一个圆形

课件:学生准备4瓶水(分别贴上标签。1号。2号。3号和4号,)量筒和一次性杯子,良录童,大一些的容器 教案过程:情境导放同,结论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知道了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4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在散步过程中要给儿童相对的自由,使其有时间、有机会进行观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在组织学前儿童散步时,随机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观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水平。

2、 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意义: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科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评价是改进科学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3、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优点是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 缺点是自然观察时需要观察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录,对记录者要求很高,手工操作难度大,其次,由于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

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

- 3 - / 4

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科学史)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强调学前儿童的探究、体验、发现为核心。真正的主动学习包括两方面:学前儿童与物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孩子的活动和操作;学前儿童原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相互作用)

五、设计题 (20分)

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拧螺丝

材料: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螺丝做成底板,各类螺帽 玩法:寻找配对的螺丝螺帽逐一拧紧 提示:让儿童接触更多的自然真实的材质,帮助他们走进生活。教师可根据儿童游戏情况决定材料多少,难度的大小。

- 4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