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词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13:08: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台湾地区苏东坡词研究述论

﹝中国台湾﹞潘金英*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诗、词、文、赋各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前人对其已有充分研究。本文在清理近些年来台湾地区东坡词研究的基础上,对东坡词作之分期与各时期词作剖析、东坡词之评价等问题进行简单辨析。

一、台湾地区研究东坡作品文献检讨

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学大家,苏东坡的研究者甚众,在台湾地区也不例外。根据衣若芬编着《近五十年(1949-1999)台港苏轼研究概述》附录的「台港苏轼研究论著目录」中,台湾地区于1949-1999年出版相关东坡作品研究的书籍(总论、诗、词、文、赋)共52本,而期刋论文则多达231篇。但大多数作品多是泛论介绍,或针对作品精选赏析1。

长篇论文部分,前人对苏东坡的长篇研究论文不少,在台湾地区,有关于东坡文学方面的研究,有针对苏轼全时期作品或东坡文学风格、文学思想理论为研究者,如郑向恒《东坡乐府校订笺注》(台湾师大国研所1968学年硕士论文)、洪瑀钦《苏东坡文学之研究》(文大中研所1976学年硕士论文)、彭珊珊《苏东坡散文研究》(东吴大学中研所1976学年硕士论文)、张垣铎《苏辛词内容与风格比较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79学年硕士论文)、郑文倩《苏轼艺术思想研究》(台大中研所1987学年硕士论文)、柳明熙《苏东坡词所表现的心路历程研究》(政大中研所1987学年硕士论文)、陈英姬《苏轼的政治生涯与文学的关系》(台师大国研所1988学年博士论文)、黄美娥《苏轼文论及其散文艺术研究》(台大中研所1988学年硕士论文)、郭美美《东坡在词风上的承继与创新》(东海大学中研所1988学年硕士论文)、朴孝锡《苏轼辞赋研究》(东海大学中研所1989学年硕士论文)、江惜美《苏轼诗学理论及其实践》(东吴大学中研所1980学年硕士论文)、黄惠菁《东坡文艺创化理论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91学年硕士论文)、林锦婷《苏轼与黄庭坚诗论异同之比较》(政大中研所1993学年硕士论文)、林钰铃《苏东坡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台师大美术研究所1994学年硕士论文)、陈逸玫《东坡词语言风格研究》(淡江大学中研所1995学年硕士论文)、洪丽玫《苏东坡人格与风格的美学研究》(中央大学中研所1999学年硕士论文)、李贞慧《苏轼「意」、「法」观与其「古文」创作发展之研究》(台大中研所2001学年博士论文)、张芸慧《苏轼词之传播及各家对苏词之论述研究-以文献流传为主要观点》(淡大中研所2001学年硕士论文)、崔在赫《苏轼文艺理论研究》 *潘金英,台灣中國科技大學

1

詳見衣若芬編著《近五十年(1949-1999)台港蘇軾研究概述》附錄的「台港蘇軾研究論著目錄」、「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輔仁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年11月。

1

(政大中研所2002学年博士论文)、陈启仁《苏轼词之创作美学研究》(文大中研所2002学年硕士论文)、廖志超(苏轼辞赋理论及其创作之研究)(台师大国研所2003学年博士论文)。

也有针对东坡文学作品的某一时期作研究的,如:林采梅《东坡琼州诗研究》(辅大中研所1987学年硕士论文)、罗凤珠《苏轼黄州诗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87学年硕士论文)、张尹炫《东坡生平及其岭南诗研究》(成功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1988学年硕士论文)、刘昭明《苏轼岭南诗论析》(台师大国研所1988学年硕士论文)、蔡秀玲《东坡黄州经验之探讨》(辅大中研所1990学年硕士论文)、吴淑华《东坡谪黄研究》(文大中研所1992学年硕士论文)、许锦华《苏轼元佑词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97学年硕士论文)、杨佩琪《苏轼杭州诗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98学年硕士论文)、林淑惠《苏轼岭南诗研究》(政大中研所2002学年硕士论文)、邓瑞卿《苏轼儋州诗研究》(台师大国文学系在职进修专班2002学年硕士论文)。

此外,也有以主题研究者,如袁蜀君《东坡乐府用韵考》(台大中研所1969学年硕士论文)、何金兰《苏东坡与秦少游》(台大中研所1970学年硕士论文)、宋丘龙《苏轼和陶诗之比较研究》(东海大学中研所1976学年硕士论文)、许金枝《东坡词韵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77学年硕士论文)、陈英姬《中国士人仕与隐的研究──以陶渊明诗文与苏东坡之「和陶诗」为主》(台师大国研所1982学年硕士论文)、陈韵竹《欧阳修、苏轼辞赋之比较研究》(政大中研所1985学年硕士论文)、刘智浚《苏轼与庄子──东坡文学作品中的庄子思想》(辅大中研所1985学年硕士论文)、洪剑鹏《东坡嘲戏文研究》(东海大学中研所1989学年硕士论文)、朴永焕《苏轼禅诗研究》(成大历史语言研究所1991学年硕士论文)、郑幸朱《苏轼「以赋为诗」研究》(成大中研所1993学年硕士论文)、刘昭明《苏轼意内言外词隅测》(东吴大学中研所1993学年博士论文)、戴伶娟《苏轼题画诗艺术技巧研究》(成大历史语言研究所1994学年硕士论文)、刘燕惠《苏词评论研究-以宋至清代为主》(辅大中研所1995学年硕士论文)、史国兴《苏轼诗词中梦的研析》(台师大国研所1995学年硕士论文)、金宰用《苏轼在韩国诗话中接受形态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95学年硕士论文)、杨丽玲《苏东坡咏物词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97学年硕士论文)、廖志超《苏轼苏辙兄弟唱和诗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97学年硕士论文)、金桂台《苏轼的书信研究》(台大中研所1998学年硕士论文)、谢惠芳《苏轼题画文学之研究》(台师大国研所1998学年硕士论文)、于学玉《苏轼寓言研究》(高师院国研所1998学年硕士论文)、蔡造尠《苏轼小品文研究》(文大中研所1998学年硕士论文)、金汶洙《苏轼与陶诗研究》(东海大学中研所1998学年硕士论文)、纪懿民《苏轼记游文研究》(辅大中研所1999学年硕士论文)、谢敏玲《苏轼史论散文研究》(高师院国研所1999学年硕士论文)、陈贞俐《苏轼咏花诗研究》(高师大国研所2000学年硕士论文)、刘雅芳《苏轼黄庭坚之交游及其唱和诗研究》(台师大国研所2000学年硕士论文)、徐月芳《苏轼奏议书牍研究》(文化大学中研所硕士在职专班2000学年硕

2

士论文)、黄蕙心《苏东坡和陶诗研究》(辅大中研所2000学年硕士论文)、郑芳祥《苏轼贬谪岭南时期文学作品主题研究──以出处、死生为主的讨论》(中正大学2002学年硕士论文)、徐莉娟《苏轼和陶诗的庄学思想》(彰师大国文学系在职进修专班2002学年硕士论文)。

近几年来逐渐有人也注意到东坡作品中意象的重要性,目前为止有关东坡意象研究的有:黄惠暖《东坡词草木意象研究》(台师大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学位班2002学年硕士论文)、张雯华《东坡词色彩意象析论》(台师大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学位班2002学年硕士论文),以及林慈聆《东坡诗词月意象研究》(政大硕士论文2004年7月)。 概括研究苏东坡的作品,柳明熙以为台湾地区将以往的研究成綪区分为下列数端:

(一) 编年校订及笺释

如毛氏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王氏四印斋景元延佑本东坡乐府、朱氏疆邨丛书本东坡乐府、宋傅干注东坡乐府词傅钞笺本、龙沐勋所编东坡乐府笺本、郑向恒校注东坡乐府校订笺注、曹树铭校编苏东坡词等等皆是。 (二) 探讨生平

施宿着东坡先生年谱(苏诗佚注附)、王宗稷着东坡先生年谱、王保珍着增补东坡年谱会证、曹树铭着东坡年表(苏东坡词附录)、林语堂着苏东坡传、陈宗敏着苏东坡传、李一冰着苏东坡新传及费海玑着苏轼传记研究等等皆是。 (三) 探讨内容

1.曹树铭着苏东坡词,分十种内容如下:(1)壮志豪情、(2)功名之心、(3)恬退消极之意志、(4)官场生活、(5)人道主义、(6)农村生活、(7)人生观、(8)旷然天真潇洒自如之性格、(9)事理之透辟见解者、(10)反映多情。

2.王保珍着东坡词研究,分六种:(1)咏事咏物、(2)酬唱寄赠、(3)概叹人生、(4)戏谑谐趣、(5)咏赞佳人、(6)抒怀言志。

3.陈满铭着苏辛词比较研究,分八种:(1)怀古感遇、(2)倦游思归、(3)悼亡念远、(4)叙事析理、(5)纪行写景、(6)咏物题辞、(7)唱和酬赠、(8)其他。

4.江正诚撰苏轼之生平及其文学,分六种:(1)忠君爱国、(2)山水田园、(3)去国怀乡、(4)庄佛思想、(5)怀念亲友、(6)怀古。

5.张垣铎撰苏辛词内容与风格比较研究,分九种:(1)豪情壮志、(2)怀古感遇、(3)倦游思归、(4)记游写景、(5)田园村居、(6)叙事说理、(7)咏物题辞、(8)唱和酬赠、(9)其他等等。 (四) 探讨风格

1.江正诚撰《苏词的风格》﹝苏轼之生平及其文学﹞(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六十一年度硕士论文)页二三七~二四二。

2.郑垣铎撰《比较苏辛词之风格》﹝苏辛词内容与风格比较研究﹞(国立师范大学中文研究所六十八年度硕士论文)页一九○~二五七。

3.陈满铭撰《苏辛词风格之比较研究》﹝苏辛词比较研究﹞(文津出版社,

3

一九九○年初版)页一四○~一七○;4.曹树铭着《东坡词之风格》﹝苏东坡词﹞(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二年初版)页二七~三七等等。 (五) 探讨特色

1.王保珍着《东坡词的特色》﹝东坡词研究﹞(长安出版社,民国七十六年再版)页五一~一○二。

2.江正诚撰《苏词的特征》﹝苏轼之生平及其文学﹞页二四二~二五六。 3.谢德莹撰《苏东坡词的特色》(女师专学报五,一九七四年五月)页二六九~二八六等等。 (六) 探讨用韵

1.袁蜀君撰东坡乐府用韵考(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五十九年度硕士论文)。

2.许金枝撰东坡韵研究(国立师范大学中文研究所六十七年度硕士论文)。3.陈满铭着《苏辛词行韵之比较研究》和《苏辛词择调之比较研究》﹝苏辛词比较研究﹞页一~五十八等等。 (七) 探讨写作技巧

1.谢德莹《苏辛词之技巧》(女师专学报五,六十三年五月)页二八五~二九四。

2.陈满铭《古语古句在苏辛词里的运用》(国文学报六)页二一五~二三二。3.陈满铭《苏辛词用语之比较研究》﹝苏辛词比较研究﹞页五九~九一。 4.曹树铭《东坡词之写作艺术》﹝苏东坡词﹞页三七~七二等等。 (八) 介绍版本

1.王保珍《东坡词的版本介绍》﹝东坡词介绍﹞页七~十二。

2.陈德华撰《苏词版本》﹝两宋豪放词述略﹞(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六十八年度硕士论文)页七~八等等。 (九) 苏辛词的比较研究

1.陈满铭着苏辛词比较研究。

2.张垣铎着苏辛词内容与风格比较研究。 3.郑骞《漫谈苏辛异同》(中国文学史论文选集四)。 4.李雄《论苏辛两家之词同而不同》(反攻五○期)。 5.陈宗敏《略论苏辛词之同与不同》(中华文化复兴月刊五:五)。 6.张鹤群《论苏辛词之异同》(国学专刊一:二)等等。 (十) 探討思想與自我動向

1.凌琴如﹝蘇軾思想探討﹞(臺灣中華書局,一九六四年)。

2.曹樹銘《東坡與佛道之關係(上、下)》(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三卷二、三、四期)。

3.竺沙雅章《蘇軾と佛教》(東方學報三十六號)。

4.胡信田《苏东坡的性格与为人》(内明二十七)。 5.费海玑《苏东坡的人生观》(幼狮二十六卷三期)。 6.陈宗敏《苏东坡的性格与人格》(中华文化复兴月刊六卷四期)。

4

7.柳明熙《苏东坡词所表现的心路历程研究》(1998年,政大博士论文)。

二、东坡词作之分期与各期词作剖析

2 根据《苏轼词编年校注》编年以为东坡二十九岁(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时目睹许多百姓因新法罹罪或因连年饥荒和蝗灾而受苦,加上对政事的发展倾向暗感恐惧和悲哀,而使伤痛更为加深,东坡此时正好发现了小词,深深喜爱,遂将个人情感寄托在小词的创作上,此时才有第一首词的创作,最晚一首是作于苏轼六十五岁(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时。他最早的诗作是二十四岁(仁宗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母丧期满还朝时,是正式踏上从政生涯的起点,最晚作品则作于苏轼六十六岁(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为东坡逝世当

年,甚至临终病重时仍有诗作,所以苏东坡的诗、词作品可以涵盖他成年后起起伏伏的政治生涯。

东坡一生坎坷,迁徙流离,在不同的时地,有不同的生活与心情,表现在作品上自有不同的风韵。依柳明熙在《苏东坡词所表现的心路历程研究》3就将东坡词依各时期区分,谈各时期的自我动向,分为杭州时期、密州时期、徐州与湖州时期、黄州时期、离黄州以后时期(包括常州时期、京师时期、再居杭州时期、颍州时期、扬州时期、惠州时期、儋州时期),柳氏甚至藉由苏东坡的词作,逐年剖析他每一年之心路历程,每年的作品中,有消极面的词、积极面的词、消极达观面的词各自所占的比率逐一统计;同时就词牌的声情方面,剖析其所用词牌是以「感叹伤悲」或「游赏」、「急并虚歇」或「高下闪赚」等声情,并探究词牌声情与词情之互相配合。在词句方面也区分各时期各年所写的词是积极面的词句或意象、消极面或消极达观面的词句或意象。同时在内涵方面也区分消极面、积极面与消极达观面的内涵,一一统计每时期每年各方面所占的比率,更能深刻了解作者心情。柳氏此书依各时期各阶段之词作加以剖析,对东坡词之深入了解颇为可贵。

对于东坡各时期作品特色,柳氏书中言之极详尽,在此不再一一赘叙。

三、东坡词之评价

依曹树铭校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在1990年出版的《苏东坡词》,其中有《东坡词评》与《东坡词评续》,将历代以来,文人对东坡的评论加以收集,十分评细,从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后集引王直方、晁旡咎、李清照等人评语、王灼碧鸡漫志、胡寅题酒边词、陆游渭南文集、张炎词源、金元好问、明王世贞,清周济、冯煦以及近人沈曾植菌阁琐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以及胡适在唐宋名家选评都有清楚的描述。 23

《蘇軾詞編年校注》,鄒同慶、王宗堂,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第一版。 《蘇東坡詞所表現的心路歷程研究》,柳明熙,政大博士論文,1988年7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