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活页规范训练 5 甘罗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29: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樗里子(chū) .B.堕邑(huī) .C.赍臣(jī) .D.女焉能行之(nǚ) .

解析 D.“女”应读“rǔ”。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不如文信侯专与?①卿明知其.A.?

试臣,何遽叱乎?②君其.始甘茂田宅赐之?①复以.

B.?

广河间之地?②欲与燕共伐赵,以.?①臣请行之.

C.?

而不肯?②我身自请之.?①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D.?

强赵攻弱燕?②与.

解析 A.①代词,自己;②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B.①介词,把;②连词,表目的,来。C.均为代词,他。D.①通“欤”,②帮助。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B.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 ..C.左右欲刃相如 ..

D.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

解析 A.以为:古义,两个词,以,介词,为,动词;今义,一个词,认

( )(5分) ( )(5分)

项橐(tuó) 难之(nàn) .

甘罗说而行之(shuì) .张唐相燕(xiànɡ) .

( )(5分)

为,作为。B.称疾:古今都是推托有病。C.左右:古义指左右大臣;今义多指方位。D.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答案 B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甘罗者,甘茂孙也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5分)

B.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D.蔺相如者,赵人也

解析 A、C、D都是判断句;B.不是判断句,表说明。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 “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强:勉强。 .B.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

事:服侍、侍奉。

( )(5分)

C.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 怨:怨恨。 .D.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 .解析 D.难:诘难。

难:困难。

答案 D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①请因孺子行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③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 ④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 ①②均为介词,依靠、通过。③连词,可是,表转折;④连词,而且,表递进。

答案 A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0分)

(1)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1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1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秦国准备派张唐前往帮助燕国,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

(2)(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就在杜邮立即被迫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