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9:01: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林开兴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4期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班主任在加强小学生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人生态度、行为习惯等培养,将德育工作时时刻刻贯穿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措施

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以新的教育理念带动学生的发展,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个细节,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在无形中达到智育和德育的双重效果。[1] 一、养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需要班主任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去,让他们争做班集体的小主人,为班级的发展做出小小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学生的优点和积极表现,应毫不吝啬地提出表扬,通过多了解学生,在维护他们自尊心的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其次,在班级内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择出学生们公认的班干部,可先在班级内宣传班干部的好人好事,帮他们树立威信,然后要求他们在学习和处事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为同学们做好带头作用,最后通过不断纠正班干部的不良行为,教会他们注重自己的言行,以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带动整个班级的自我批评,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纪律性和学习氛围。[2] 二、建设好班级和网络两个教育环境

首先是班级环境。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小学生的品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班级的打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主要途径有:小学班主任不自行制定班规,而是通过集体讨论确定班规。这样就培养了小学生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会主动地遵守班规,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我教育;选好班干部。首先发挥各个不同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优势。其次要让学生尽量独立开展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给每个学生做“班主任”的机会,轮值对全班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制定实质内容,如要求每位“班主任”至少找一名学生进行“谈话教育”,至少进行一次“家访”,等等。除以上途径以外,建设班级环境还有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开好每周班会。开好班会,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小学班主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具体地说就是,开班会不可以是一味地说教,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灵活多变,如观看视频、电影、排演根据班级真实生活改编的小品、演讲,等等。其次是网络环境。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如今网络无孔不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