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2 1:39: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现状研究
作者:施红叶
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31期
【摘要】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双语教育研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下,形成了各种类型。在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需要对双语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育;类型;教育实践 一、双语教育的产生
双语教育,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的学科内容的教育,即运用除了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进行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地区的双语教育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包括汉语学习和本民族语的学习;非少数民族地区,包括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相比,我国少数民族的儿童入学,常常面临着日常用语和教学用语不同的困境。少数民族儿童由日常用语向教学用语过渡,即实现由民族语言到汉语言的过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形成以汉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民族地区儿童具有良好的民族语言学习环境,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熟练掌握汉语的同时仍灵活使用本民族语言,才能满足儿童个人生活、民族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需要。 二、双语教育的政策依据
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和双语教育十分重视,集中体现在我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为了更好的推进双语教育的实施,从1949年至1982年期间,我国各个地方为了使双语教育更具有必要性和适用性,建立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予以保障实施。自1949年起,提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2年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3年提出了《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1982年,教育部相继制定颁发《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实行草案)》《关于加强边远地区科技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民族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文件。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中国民族语文政策和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双语教育的教学类型
从世界范围来看,“双语教育分为以下几大类型:过渡双语教育,保持双语教育,二元语言双语教育,浸没双语教育,隔离主义教育,分离主义教育,外语教学式的主流双语教育,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言与文化的双语教育,双方言教育。”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双语教育类型主要是过渡双语教育,即双语教学通过“以民带汉、民汉并进、以汉为主”,最终达到学习汉语言文字的的目的。
四、双语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为了全面提高全国少数民族的教育教学质量,全国各民族的教师及教育理论工作者,积极开展大量实践工作,我国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在几十年间,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经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儿童的汉语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发现:首先,民族地区双语型师资严重短缺、合格率低,教学任务繁重,缺乏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其次,缺乏学习汉语的良好环境,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对汉语学习构成消极影响。再次,教材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基础教育的教材多为针对非汉语地区的学生设计,部分内容并不适用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后,教师在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双语教学频率低,教学效果不高。
针对以上原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师资培训上,积极推进教师在职培训,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扩大培训范围、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建立健全“双语”学习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教学环境上,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加民族因素,为双语教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教材编写上,加快双语教材体系建设,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教材吸取学科专家、一线教师等建议,编写适合民族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教师要寓学于乐,循序渐进的进行多样化教学,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以民带汉”,民族语言起到一个良好的桥梁作用,逐渐向“以汉为主”过渡,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体现在师资,教学环境,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反思,知不足而后进。逐步实施改善措施,形成更好的双语教育效果,各民族地区不断对双语教育进行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 参考文献
[1]董艳.浅析世界双语教育类型[J].民族教育研究,1998(02):41~46.
[2]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现状及对策[J].语文与翻译:汉文,2007(03):61~64. [3]藤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6(02):44~5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施红叶(1992.03—),女,满族,黑龙江大庆人,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