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6:34: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

本科非学位课程考查答卷 学号:201000510116 姓名:殷小凯院系:外院英语一班课程:分数: 德育原理

我心目中的理想德育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呈现出恶性的拜金主义倾向,人的价值成了虚无,人的生命也遭到了无形的异化。只有全方位的德育才能帮助人重新构筑精神家园,而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并没有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德育的方式也存在着错误,甚至为了高升学率,高就业率早已抛弃了这个教育的灵魂—德育。为此,我提出我心中理想的德育:

一、教师以身示范,做好学生言传身教的榜样。良好的教师师德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的道德品质外显为人格魅力、 榜样示范、权威判断等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品德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做好表率,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真正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教,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也很难担当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担。

二、德育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从身心发展规律看,除成才需求外还有一些基本需求,如追求教师,同学及家庭认可的需求,获得同学间,师生间积极情感交流的需求,提高在同学中的地位

和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些需要是有层次的,并且在不同学生中是不平衡的。就每个学生而言,都有一个道德上的起点,因此,在工作中班主任应从现实情况下学生实际道德觉悟水平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以多数学生能达到的道德境界作为基本要求,同时着眼未来,把德育的广泛性和先进性统一起来,制定层次化的目标,从切实解决学生实际 存在的道德参素质方面的问题,引导教育学生克服“自私自利”的卑劣行为做起.逐渐提高才能收到实效。

三、理想的德育应该是人性的德育,只有当人的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和谐统一发展,人性才能趋向完美。可见,“整个心灵的和谐就是德行”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者,切不可简单的将德育处理为单向的知识传播和灌输过程,认为只有交给了关于道德的知识,学生就会获得相应的道德认识,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就能外显为一定的道德认识。的遇对人的发展来说,不是提出一些外在规范目标,而是要 能自觉的为学生的到的生命的发展,为学生的生命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在不断的获得,反思中自我否定,自我生成。 理想的德育应该是行动的德育,德育只有换气学生的自我表现思考,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还是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手脚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在行动中求得生存本领,体验人生哲理,一句话,把简单的言语德育变为行动德育。

四、德育内容的编排合理,贴近学生生活。德育内容的编排上,

要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及本班的实 际需要,不断充实德育的新内容,丰富德育内涵。(1)德育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主体,辅助以民主与法制,前途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并要根据现实的社会的需求适时加进,效益意识,效率意识,文明意识及意争意识等现代意识教育,德育内容新中有稳,稳中求升。(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可信度越高。联系生活的方式能给学生以新鲜感,产生积极效果。因此,我们要在学生生活中挖掘,寻找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内容触动学生,只有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指导,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发挥德育实效性。

五、构建平等的教育和沟通交流方式,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去,我们经常把学生的品行 问题和心理问题混为一谈,两者固然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在生活 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是德性问题,实际上却是心理问题,如学生拿别人的东西,一直被 看作是品德问题,但是据研究,许多都是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因为许多学生根本不缺少这些 东西,但是他通过拿别人的东西而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把这些由于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曝 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以品德败坏为由进行处理,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 展。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等角度正确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这就给我们的教育 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普遍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六、德育管理应注重与社会环境的接轨。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将越来越开放,多种生活方式,多元化道德观

念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学校的德育背景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管理上也应开放。并且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重视外部因素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注意德育工作的校外展开,使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不是自我局限在学校范围内而是有内有外的向外展开,又有对内引入,不是封锁外界现实的影响,无视它的作用,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求得内外影响的一致性,控制消极因素,利用积极因素教育影响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结合的,多渠道的,全方位的德育网络系统,协调好,各种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台力,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德育整体效果,有效的教育学生。总之,现今的德育教育只有措施到位、目标合理、结合实际、形 式灵活才能受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