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上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2:28: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计划有目的选择适当的探究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与人交流。 情感与价值观: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体验数学公式的建立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测、对比、操作、推断等数学思维,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渗透数学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建立及推导. 教具准备:各种三角形、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各有三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游戏操作

进行“拼一拼”游戏:学生从自己准备的一些三角形中挑选两个拼成一个图形,拼好后教师问:“谁拼的图形最熟悉”。从中选择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师根据回答板书:完全一样。同时教师把它贴在黑板上,并问:谁能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自主回忆公式推导过程,同桌间说,个别复述。课件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淘气为美化教室要剪一些三角形彩纸,他想知道一个三角形彩纸的面积有多大?同学们你能帮帮他吗?(课件出示没有任何数据的彩纸)让生充

分发言后,问:那知道底和高应怎样计算,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利用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

经历探索:

1、请生四人一小组分工协作,利用学具具体操作。 2、生按自己的想法操作,小组内交流,师巡视适时点拨。 3、汇报交流:

(1)拼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生边汇报课件边演示,师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完全相同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不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仅形状面积,而且面积相等。

(2)比较一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学生从观察对比中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并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

三、再次探索:

刚才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能不能将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的方法)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呢?是不是也能得到刚才的公式?

1、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适时点拨。

2、交流展示,重点观察要从高的中点剪拼,师利用课件演示

得出结论:通过再次探索得出这个公式是正确的,请生填写教材25页内容。 四、运用

1、列式不计算:(1)三角形的底是3cm,高是6cm,面积是多少? (2)三角形的高是9m,底是4m,面积是多少? 4dm 3dm 6.4m 1.9m

2、教材26页的试一试:计算下列三角形的面积,并与同学交流。

3、判断下列说法对吗?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填空:平行四边形面积12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五课堂小结:

我们本节课主要探究了什么?你觉得什么最重要?那些地方最需要我注意?

六、渗透数学史,简介《九章算术》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转化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我抓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这一特点,用摆、拼、演示、转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两点:

1、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我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直接经验。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上做4个三角形(其中有两个是一模一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和观察红领巾,让学生知道做一条红领巾要多大的布,需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地参与,自主的探索才能够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得透、记得深。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