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主要景区景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0:0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961年,1980年重修,是为纪念辛弃疾而建。

稼轩祠占地1 400平方米,是一组古代官署型建筑。祠堂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建在同一轴线上,结构紧凑,严谨古朴。祠院的大门正中悬挂着陈毅手书“辛稼轩纪念祠”匾额。东西厢房内悬挂着辛弃疾的词作、写意画及名人题咏等。正厅为卷棚顶式,红柱青瓦,额坊、玻璃隔扇、门楣均雕有精致的彩画,抱柱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为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题写。正厅迎门为辛弃疾塑像,厅内陈列着辛弃疾的生平事迹介绍、著作版本和历代研究他的学术专著等。

历下亭 历下亭在大明湖中一小岛上,建造年代久远,位置也多有变化。初建于北魏,北魏至唐时在五龙潭附近,当时称“客亭”。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济南知府李兴祖在多人资助下,才重建历下亭并移至湖中岛上。

从岛南端的码头登岸,迎面的是历下亭的前大门,门匾额书“海右古亭”,大门两侧楹联“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原是唐代诗人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的诗句。唐天宝四年(745年),诗人杜甫来到济南,与当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邕宴饮历下亭,留下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一诗。此联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写。大门东侧有一方石碑,上镌乾隆手书“历下亭”三个大字;门西侧是乾隆皇帝于1748年为大明湖题写的诗碑:“历城周廓十

二里,大明湖乃居其半。平吞济泺众泉流,远带齐鲁诸郡县。泛舟初入鹊华堤,烟水苍茫迷远岸。鸢鱼上下各逍遥,花木周遭相明绚。演漾绿蒲隐约矶,缥缈白云临古观。应接无暇有余乐,水亭清雅陈笔砚。便将乘兴一挥毫,苕华记予初所见。” 大门两侧的长廊向东西方向延伸,东端接临湖阁,长廊西端的小四面亭,飞檐出厦,古朴典雅。进入前大门,正中矗立闻名遐迩的历下亭。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高9米,宽7米,红柱碧瓦,八角垂檐,古意盎然,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木结构建筑。亭子上端高悬乾隆皇帝手书“历下亭”匾额。亭内设有莲叶形雕花石桌和石鼓坐凳,游人可在此饮宴品茗。亭子北面是名士轩,坐北朝南,中间为5间正厅,两侧各有耳房,硬山出厦,花雕扇扉,匾额“名士轩”三字是袭用曾巩州衙中的轩名。楹柱上是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联词义蕴深邃,气势豪放。大厅内西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线描画像,神态自然,栩栩如生,并附题记。轩内东壁嵌何绍基题诗碑《重修历下亭记》,记载了重修历下亭的经过。名士轩西南三间大厅为蔚兰轩。

历下亭是古往今来文人学士汇集的地方。李白、杜甫、高适、辛弃疾、王尽美、郭沫若等都曾在这里挥毫咏叹,题诗作文,留下了许多墨迹诗句。蒲松龄曾作《古历亭赋》,描写了古历亭和周围的胜景。

铁公祠 铁公祠是为纪念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1366 —

1402),字鼎石,明代河南邓县人,曾任山东参政和兵部尚书。铁铉率军民固守济南壮烈守节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诵,自明代中期,人们就陆续为他立祠塑像以示纪念。到清代乾隆皇帝谥铁铉忠定公。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捐资在大明湖西北岸建铁公祠,并由吴人骥题刻《重修铁公祠》碑,翁方纲题刻《铁公祠记》碑。建国后,政府曾多次维修铁公祠,遂成目前格局。

整个院落占地6 386平方米,呈长方形,由曲廊相围,建筑古朴典雅。东大门以北佛公祠堂和铁公祠堂一东一西坐北朝南,均面阔三间,建筑风格古朴庄穆。铁公祠堂内神龛祀仿古铜制的铁公像高2.3米,重1.8吨,着明代文官服饰,造型栩栩如生,刻画了铁公骁勇忠烈的性格特点。祠堂内壁嵌有石刻及字画。西为二层小楼,登此楼可观览南山群峰及明湖全景,故名“湖山一览楼”。西侧廊壁上嵌有历代文人题刻。

小沧浪亭 小沧浪亭在铁公祠的西南侧,是一处独具秀色、小巧玲珑的庭院。它有洞门与铁公祠相连,清代诗人刘凤诰题、书法家铁保书写的著名联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镌嵌在圆洞门两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捐资修建铁公祠后参照苏州沧浪亭的格局修建了小沧浪亭,采用了借景法,借湖成景,小中寓大。小沧浪亭的地势、位置、结构、布局都暗合了“沧浪”二字的意境,耐人寻味。初建时阿林保亲笔题写了“小沧浪亭”的匾额,这里亭、台、廊、榭等结

构严谨,布局奇巧。

北极阁 北极阁又称北极庙,位于大明湖东北岸的高台之上,是济南市现存最大的一座道教庙宇。此阁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重修。这组建筑由钟鼓楼、前后殿及东西配房组成。前殿正中供奉着真武帝君像,高2.5米,上有“位极天枢”一匾。真武帝君像两旁及四周还有龟蛇二将及四天君、青龙、白虎、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仙真、仙曹等18尊塑像,东西墙上还绘有真武帝君的生平故事壁画。后殿供奉真武父母的塑像。两殿共有神像23尊,皆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南丰祠 南丰祠在大明湖东北岸上,是为纪念宋代曾巩而建。曾巩(1019 — 1083),江西南丰人,字子固,号南丰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而且是杰出的政治家。宋熙宁五年(1072年)任齐州(济南)知州,他写了许多颂咏济南景物的诗词文章,如《齐州二堂记》、《齐州北水门记》、《杂诗石刻序》等。在大明湖的北渚亭、百花桥等许多地方都有他的题咏。在任期间,他为民除害,使社会安定,并大力倡导兴修水利,造福于百姓。所以在他调离齐州后,齐州百姓建祠以纪念他。

现在的南丰祠是清代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的。几经扩建,面积达2 690平方米,形成目前格局。南丰祠正门坐东朝西,门内南侧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古戏楼,戏楼为方形,四周为上下两层的看台,供人们边品茗边看戏。南丰祠的建筑纤巧明丽,三间

大厅,坐北朝南,红柱架廊,宽敞宏伟,古朴庄重。

汇波楼 位于大明湖东门内,屹立在高大的北水门之上,是一座两层的仿古楼台。汇波楼为七间二层楼厅,歇山斗拱,花窗绿瓦,檐角飞翘,上悬刘海粟题写的《汇波晚照》匾额。汇波楼下,是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修建的北水门。古代时因济南城北多水,城内诸泉群的泉水都要汇流到大明湖,再由北水门流出城外,所以命名为汇波楼。

明湖居 明湖居始建于1890年,位于大明湖南门附近,是清末以来济南知名度最高的曲艺演出场所。刘鹗在《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中对艺人白妞、黑妞说唱梨花大鼓的情景作了精彩的描述,明湖居也因此闻名遐迩,传遍天下。因此,凡到大明湖的人,都要去寻找当日白妞说书的旧址明湖居。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明湖居被拆掉了。1964年,在原明湖居之北,新建一处明湖居,虽不是老明湖居的旧格局,到底把旧名旧事承袭下来,也成了游人常到的地方。

秋柳园 秋柳园位于大明湖新区中部,与历下亭隔水相望,大门朝南,门上悬匾额“秋柳园”三个大字,两边楹联由清代钱名世撰、现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书“尚书天北斗,司寇鲁东家”。进入大门,两侧是碑廊,镶嵌王渔洋诗十二首和山东大学著名教授袁世硕撰写的《秋柳园记》。

园内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二层仿古。一层大门上方悬匾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