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22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23:5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挑战”意味着不满足于现状,把生活变化看作是向自己的挑战。 3、影响生理应激反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

答:1)应激源本身的性质和强度2)当事人本身的身心特点3)环境因素4)应对的情境 4、正常的生理内稳态调节的四个层次

答:第一层次:靶细胞的内部调节,身体器官通过内反射调节它们自己的功能;

第二层次: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信使,向外作用于身体器官,引起身体器官功能的变化; 第三个层次:脑干和下丘脑,负责整合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第四个层次:下丘脑以上的高级脑中枢,负责整合情绪活动、记忆和意识以及调整下丘脑和脑干活动。

5、应对的过程理论

答:该理论认为应对是个体在认知上和行为上管理心理应激不断变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评价过程和应对行为过程,其中认知评价又分为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个体的应对策略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6、应激源的分类

答:从性质上,可以大体将人类的应激源分为两大类:躯体性的和心理社会性的,前者又称为物质性的,包括各种生物性和理化刺激物,后者则属于“精神性的”或称为“符号”刺激物。心理社会性应激源又可以分为:1)社会性应激源2)生活性应激源3)文化性应激源4)工作性应激源5)心理性应激源 7、关于防御机制的一些观点

答:防御机制是指人对付体内外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的一种无意识手段。1:应激条件下,人们可能会采用多种多样的的防御机制以摆脱情绪困扰,大多数防御机制是健康人和心理障碍者所共有的;2:防御机制的适当应用可以有效的减轻或消除情绪应激,为人们赢得时间和条件以便从正面处理应激情境或外界环境的挑战;3:心理健康的人一般不会长期的或极端地单独使用防御机制,而心理障碍患者可能会长期的使用防御机制,或毫无变通的采用某一种机制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4:自我防御机制同一个人的人格有密切联系5: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属于自我的潜意识部分6:防御机制是通过对人的行为方式的观察而推测出来的东西,它们不能完全解释人在应激条件下的复杂行为。

8、应激条件下的焦虑反应和恐惧反应

答:焦虑有主观体验和客观表现,焦虑是心理应激条件下的最常见的情绪反应,适度焦虑有益,过度焦虑有害,应激条件下,个体产生焦虑反应是正常反应,但过度焦虑会引起心理障碍。恐惧

多发生于身体安全和个人价值与信念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身体的威胁多来自于躯体应激源,而对个人价值与信念的威胁多来自于心理社会性应激源。 六、论述题

1、拉扎勒斯心理应激的评价模型

答:1)初级评价:涉及所遭遇到的问题或情境对个人的意义的判断,有三种不同结论:A“无关”的评价B:“好事”的评价C:“应激性”评价,第一种评价结论不会引起应激反应;第二种评价在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引起应激反应;第三种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引起应激反应,拉扎勒斯又将第三种评价分为三种类型:“丧失-伤害”的评价;”威胁”的应激性评价;“挑战”的应激性评价。2)次级评价的任务:是对个人的应对资源与应对情境的要求间的匹配程度作出判断。 2、知觉在心理应激中的中介作用

答:1)心理应激产生于应激源或环境要求的知觉觉察或识别;2)知觉到的信息数量也与心理应激有关,过多的刺激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会增加知觉的负担,造成心理超负荷状态,并引起心理应激;3)知觉也有抵御心理应激的功用;4)知觉的抵御心理应激的功用还表现在选择性的注意和知觉某些类型的刺激,避免某些类型的刺激信息进入知觉系统。 3、应对方式的分类和适应意义

答:分类:1)注意情绪的应对,情绪的应对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

2)注重问题的应对:当事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他所面临的问题或应激源上,考察分析应激源并设法改变或解决它。

适应意义:1:注重情绪的应对和注重问题的应对相互促进,也会相互干扰和妨碍;2:大多数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是健康的,但不适应与所有的应激情境,注重情绪的应对和注重问题的应对的积极性都是相对于问题而言的;3:个体在选择应对策略时应当有针对性。 4、心理应激的管理策略

答:1)消除压力源(紧张性环境要求) 2)改变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评价 3)改进应对方法和策略 4)做好时间管理 5)寻求并利用社会支持 6)身体应对策略 7)培育坚韧人格

8)必要时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

5、常见的防御机制

答:1)否认:不承认事实,以此减轻焦虑2)压抑:自我迫使痛苦的内容进入潜意识的过程 3)曲解:对事实的歪曲以符合内心需要;4)倒退:由于不能适应情境而表现出不成熟的特点 5)固着:在心理、性发展过程中由于遭受 挫折或创伤而停止于某一阶段;6)投射:将自己不愿接受的内容夸张性的归于他人,以避免或减轻内心的痛苦和不安;7)幻想:以幻想满足现实缺憾,以摆脱现实对自我的威胁;8)隔离:将不愉快和痛苦的情感与引发他们的事情分开,并将前者排斥到意识之外;9)转移:个体无意识的将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转向其他对象来表达10)转换11)反向形成:个体外在表现与潜意识相反,以此避免或减轻焦虑;12)抵消: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对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13):理想化14)合理化15)补偿16)理智化17)幽默18)升华 6、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答:1)急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过度换气综合症;慢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神经血管性虚弱”2)心理应激对已有疾病的消极影响3)心理应激同其他致病因素一起引起新的疾病。

五章

一、选择

1、亚历山大提出“冲突特异理论”,认为心理生理疾病的发病有三要素,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三因素之列() 心理动力学理论

A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分活动性B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C心理应激D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2 冠心病病人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 )

A恐惧和失望B焦虑和抑郁C焦虑和无助D悲伤和愤怒 二、判断

1、心理生理疾病是多样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2、从心身医学的角度看,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有其躯体方面的变化,又有其心理方面的变化(√) 三、填空题

1、心理生理疾病的诊断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诊断, 、 和社会功能状态的判定。

2、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的心理疗法有: 、 、 和音乐疗法、环境疗法、运动疗法等其他疗法。

答:躯体诊断、心理诊断;放松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行为矫正。

四、名词解释 1、心理生理疾病

答:又称心身疾病,定义一:即便不是完全,至少也是部分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定义二:把心理生理疾病看作是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或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 2、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

答:邓巴提出的观点,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同心理疾病有特异关系,即某些人格特质的人易患心理生理疾病,患有同一心理生理疾病的病人常具有类似的人格特征。 五、简答

1、关于心理生理疾病的生物学理论

答:生物学理论认为:心理生理疾病是由于个体身体器官或系统脆弱,或对心理应激刺激的过度反应所致;特定反应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在对心理应激的反应方式上存在着个体差别,这种差别很可能是由遗传决定的。个体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对应激刺激做出反应,对应激刺激最为敏感的身体器官或系统便易于发生心理生理疾病。 2、关于心理生理疾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答:A: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冲突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亚历山大提出“冲突特异理论”,强调心理冲突在心理生理疾病中的作用,他认为心理生理疾病发病有三个因素: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3)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C:邓巴提出了“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同心理生理疾病有特异关系。 3、心理生理疾病的判定标准

答:1)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2)该躯体症状或者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者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为基础3)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 4、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治疗要点

答:1)放松疗法2)生物反馈疗法3)行为矫正4)音乐、环境、运动或其他心理疗法 5、防治冠心病的心里措施

答:1)一般的心理支持疗法2)A型行为的矫正3)其他不良行为的矫正 6、糖尿病的心理干预要点

答:1)支持性心理治疗2)认知疗法3)行为疗法 7、A型行为的典型表现

答:1)时间紧迫感2)急躁、无耐心3)醉心于工作4)争强好胜5)支配欲望6)不能放松 8、心理生理疾病预防的心理和社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