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2:2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

刑事诉讼法的案例教学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举出案例,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分析、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方法。由于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较之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实体部门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更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案例教学对于刑事诉讼法的教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程序法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教授学生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进行程序操作,因此,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是,在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法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对法律的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进行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记录笔记。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而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通过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和思考,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其次,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涉及到的是程序上的法律关系,不象刑法、民法等涉及的是实体上的法律关系,这就使得对刑事诉讼法的学习看似简单,实际上相对于实体法来讲更具有抽

象性。特别是对于本科学生从中学直接到大学,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对诉讼程序更是缺乏直观性的认识,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往往不如对刑法、民法等实体部门法理解的好。而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具体的案例,就可以增加学生对刑事诉讼程序的直感性,使抽象的程序变得具体,容易理解。

再次,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点非常琐碎,每一个诉讼程序中都包含着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如在拘留程序中,拘留的条件、对象、决定机关、执行机关、具体执行、期限、通知家属时间、讯问时间等等,这些知识点单独看起来都很简单易记,但如果综合在一起,就很难记牢记全。如此琐碎的程序只用单一的讲授法去讲述,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运用案例教学,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程序的知识点之后,列举相关案例给学生,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增强记忆效果。 二、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

案例教学在刑事诉讼法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去进行,比较常见而有效的主要有三种形式:举例例证、纠错提问和分析讨论。 (一)举例例证

举例例证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举出一些案例去说明某些法律原理、法律制度。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对某些法律原理、法律制度的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插入一些简单、短小的案例去

对上述内容进行例证和说明。比如,在讲授刑事诉讼指定管辖时,指定管辖的原因有三种情况:1、管辖权不明;2、管辖权有争议;3、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对于每种情况都可以举出一个案例进行说明,特别是第三种指定管辖的情形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更需要举例说明。近些年在我国发生的一些官员的经济犯罪,往往实行异地管辖,这些案例就是对第三种指定管辖的原因进行解释、说明的很好素材。但是,例证法所举明的案例往往是对某个真实案例的截取片段,比较短小,不具有完整性,这是由于例证法只是存在于讲授法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例证法的优点在于,通过举出具体的案例对抽象的原理和制度进行说明,一方面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增加其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对知识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二)纠错提问

纠错提问是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在刑事诉讼法教授中的运用不同于在刑法、民法等实体法教授中的运用,最重要的区别体现在,刑事诉讼法的案例教学往往采用的是辨析案例中的程序对错、寻找程序错误的形式。这是因为,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对于诉讼程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法律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这些法律规定比较明确的问题,往往没有多大的讨论余地。比如,在讲授侦查行为时,刑事诉讼法对于侦查行为的种类,每种侦查行为具体的程序都有比较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