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第2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3 5:45: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相关问题解释

从七个方面解读 1.为什么建? 2.谁来建? 3.什么时候建? 4.在哪里建? 5.谁负责? 6.建什么? 7.如何建?

内容提要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根本问题 2.《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控制建设规范》解读 1.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根本问题

——为什么要推行内控建设?

什么是内部控制? 财政部

2012年11月29日颁布

为什么行政事业单位要建设内控? 政策导向 1.深化改革

2.改革的前沿阵地也开始转向政治体制

为什么行政事业单位要建设内控?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

“政治体制变革大大滞后于经济体制变革,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和融入世界文明主流,对国家有效治理和持续发展均不利。” --摘自经济学家演讲稿 为什么行政事业单位要建设内控? 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与“为人民服务” 有何区别?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十八大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遵循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以公正执法为标志,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建成的必要条件

思想转变推动行为转变,行为转变体现思想转变。 服务型政府建成的必要条件 思想转变是根本!

1.理解政府权力的来源(委托代理关系) 2.“政府行权本质是维护人民权益”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条件 行为转变

1.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内部控制是行为转变起点。

2.从权利约束开始。

“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 “制度管理而不是人治” “弱化个人的影响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行权状态 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 2.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 3.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4.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5.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

----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逻辑 1.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需求

2.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需求 3.行政事业单位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4.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需要 5.实现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需求 2.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规范解读 推行内控规范的单位

审判机关 人大机关 行政机关 政协机关 党的机关 监察机关 各民主党派机关 人民团体 事业机关 WHO? 谁来负责

全体员工参与!!

第六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WHEN? 何时推行? 时间点

1.2012年11月29日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本规范.pdf 2.2014年1月1日 WHERE? 在哪里推行? 九类单位内部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 WHAT? 建设什么?

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建设内部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