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必看书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07: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材教参

教材

,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普通高等

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ISBN:7-300-04349-6/C.200。

参考书目(按章节)

1、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郑杭生、杨心恒、苏国勋.社会学.载《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1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3、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宋林飞.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1999 第二章:

1、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2、孙本文. 社会学原理.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3、《社会学概论》编写组. 社会学概论. 1版.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 4、蔡文辉. 社会学理论. 台北:台湾三民书局. 1979 5、杨懋春. 社会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第三章:

1、陈宝良. 中国的社与会.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德]斐迪南·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版,2卷,81-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 1版,1卷,20-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5、郑杭生、李强等. 社会运行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第四章:

1、鲁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司马云杰. 文化社会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 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布罗代尔.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中文1版,1卷. 北京:三联书店,1992

5、Dresser, Norine. 1996.Multicultural Manner: New Rules of Etiquette for a Changing Society.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第五章:

1、黄育馥. 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美]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第十版),第六章. 李强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强等.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社会学研究,1999(6) 4、[美]阿妮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史继平译.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5、[德]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于维、陈晓纲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第六章:

1、[美]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美]乔治·赫伯特·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美]J. W.

. 社会学(第四版). 纽约:约翰·威利与索恩斯公司,1979

(James W. Vander Zanden. 1979. Sociology, 4th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79.)

4、Ralph Linton.1936. The Study of Man, New York, D. Appleton-Century.

5、Ralph, H. Turner.1962. “Role Taking: Process Versus Conformity”, pp20-40, in Arnold M. Rose(ed.),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es, Boston, Houghton-Mifflin,

1962. 第七章:

1、[英]A. 肯顿. 行为互动. 中文版.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美]布劳.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中文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美]艾克斯罗德. 对策中的制胜之道.中文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陈向明. 旅居者与“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阎云翔. 礼物的流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第八章: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1999

2、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3、B.瑞文、J.儒本.《社群心理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5、Homans,G., 1950The Human Group,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第九章:

1、徐安琪主编. 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 1 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盖格农. 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 1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美]劳曼. 美国人的性生活. 1 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此书是《性存在的社会组织》专著的通俗本,专著尚未译成中文。)

4、[美]玛格丽特·米德. 性别与气质. 1 版.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5、王政主编. 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1版,北京:三联书店,1998 第十章:

1、许倬云.从历史看组织.台北:洪建全基金会出版,1997 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美]纪·班佛尼斯特.合成21世纪.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 第十一章: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