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3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梧州市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单位:

姓名 : 分数:

一、填空题 ( 每题 3 分,共 30 分)

1、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 放射工作单位负责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 其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3、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 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

育培训档案。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 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

5、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 X 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 项目。

6、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 30)天,最长不应超过( 90)天;

7、进入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放射治疗等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 应当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8、放射工作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离放射 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9、对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用工具拿取放射源, )不得徒手操作;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 )

10、实施 (放射性药物给药 )和(X 射线照射 )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 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二、选择题 ( 单选或多选,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 A 、放射治疗; A、1 B 、2

A、县

B、核医学;

C 、3 B、市

D

、4 C、省

C、介入放射学;

B)年:

ABCD )管理:

D、 X 射线影像诊断。

2、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

3、开展 X 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向()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D、部

ABCD):

4、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的人员(

A、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B、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C、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D、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5、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应当包括( AB):

A、常规监测的方法和结果等相关资料;

B、应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C、个人健康体检结果;

D、放射防护培训资料。

三、判断题 (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 10 分 )

1、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 至少有 2 台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 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 疗计划系统等设备;错( 1 台)

2、开展 X 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对

3、介入放射学与其他 X 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

用品。对

4、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预评价报告之日起

50 日内,作出审核决定。错( 30 )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对 6、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

X 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

对受孕后 8 至 15 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对

7、治疗过程中,治疗现场至少应有 1 名放射诊疗工作人员, 并密切注视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 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场所;错( 8、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验证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

2 名)

发现偏离计划现象时, 应当及时采取补

救措施,可以不向本科室负责人或者本机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的部门报告。错(并向本科室) 9、核医学诊疗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 废液及患者的放射性排出物应当单独收集,

与其他废

物、废液分开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

10、不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错四、简答题 ( 每题 10 分,共 50 分 )

1、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一)年满 18 周岁;

(二)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三)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四)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2、放射工作人员进入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一)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

(二)操作结束离开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时,按要求进行个人体表、衣物及

防护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存档;

(三)进入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放射治疗等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当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什么内容?

(一)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照射接触史;

(二)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

(三)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

4、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

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

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5、医疗机构发生什么情况,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

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一)诊断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 50%以上的; (二)放射治疗实际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

25%以上的;

(三)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的;

(四)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的;

(五)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引起的其他放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