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3 3:06: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③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湖南省祁阳县七里桥镇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卷)
{试卷满分:120分,(含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成绩 _______ 一、积累运用(28分)
1、(2分) ①( ) ②( ) ③( ) ④ ( ) 2(11分)、① ③ ⑤ ⑦ ⑨ ⑩
② ④ ⑥ ⑧ ,
11
3、(2分) 4、(2分)答: 。( )
5、(2分) 6、(4分) 猜想一: ; 猜想二: 。
7、(2分)(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 8、(3分)
9、(10分)?
?、《 》、《 》《 》、《 》、《 》、《 》 三、阅读探究(49分)
(一)10、(2分)《 》 11、(3分)( )
12、(2分)选( ),译文: 13、(2分) 和 14、(2分)( )
15、(2分) 16、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
6
17、(2分)A、之: B、之: 18 、(2分) ( ) ( )
19 、(3分)
20、(3分)
(三)
21、(2分)答: 22、(2分)原因是 。 23、(2分)答:
24、(2分)答: 25、(2分)答:
26、(2分)答: 27、(2分)答: (四)向中国人致敬 28、(2分)( ) 2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最精彩。因为 三、写作(40分) 100 7
200
300 400 500 600
8
恭喜你,这么快就做好了!
可别忘了检查,这可是做
题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
非常重要又常常容易忽视
的一个环节。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颓、琐、钝、敏(每空0.5分)
2、① 老大徒伤悲 ② 山山唯落晖 ③ 波撼岳阳城 ④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 感时花溅泪 ⑥ 峨冠而多髯者 ⑦ 讲信修睦 ⑧ 出淤泥而不染
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⑩苔痕上阶绿 11 一览众山小 (每句中凡错、漏、倒1处,即扣1分) 3、(略)
4、(答案不唯一)例如:你像计算机,引领我们攀登在几何作成的金字塔上。 5、(略) 6、(略)
7、(1)你来得太晚了,院子里的水已经很深了。
(2)要有礼貌,对自己的行为应该向大家道歉。 8、(略)
9、?李白、杜甫,杜甫、诗史 ?《论语》、《孟子》《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二、阅读理解 (一)
10、《桃花源记》陶渊明 潜 元亮 东晋 11、D
12、(1)(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补充必要的成分,得1分;“要”译为“邀请”,得1分。) (2)渔人为(他们)一一具体地说出自己听到的事情,(他们听罢)都感叹惊讶。(“具言”译为“具体地说出”、“叹惋”译为“感叹惊讶”,各得1分,意近即可。)两题都选者,改第一题。除标准答案外(1)只出现半句,如“设酒杀鸡作食”被译为“去吃饭”,须扣1分。(2)“具”译为“详细、详尽”亦算对。“惋”必须译为“惊讶”,否则扣1分。
13、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得)、无人问津、鸡犬相闻,正确写出一个,即得1分。) 14、C 15、秦时;躲避秦时战乱
16、因为它勾画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境界,环境优美,人们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彼此关心、爱护??这符合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审美追求,令人向往。(言之有理即可。) 表明桃花源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得1分(突出“理想”即可);表明“桃花源”是人们千百年来的追求,得1分(突出“追求”即可)。
17、①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羊 18、杨子 邻人 19、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20、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21、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22.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23.“我”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9
24.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25.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26.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心生敬意
27.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28、C
29、表现出“我”对这位法国教授的挑衅愤恨至极,理直气壮地予以还击,表达了“我”强烈的爱国情感,得3分;语言准确、通顺,得1分。表达愤恨之情,得2分,表达爱国之心,再得1分。
30、摘录文中“我”的答句,得1分;能点明“我”在回答时针对法国教授的“刁难”,予以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还击,得2分;语言准确、通顺,得1分。摘抄的必须是“我”的答句,分析其作用应从“我”的态度和民族自尊心两方面入手。 三、写作 31、(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