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底水油藏开发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4:52: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边底水油藏开发对策

前言

一、底水锥进机理 二、采水消锥机理 三、底水锥进的影响因素 四、控制底水锥进的方法

(一)油井控制底水锥进的方法

1、排水采油法

2、双管同采抑制水锥技术 3、双层完井采水消锥技术 4、锥进控制与井下油水分离技术 5、人工夹层抑制底水锥进 6、水平井控制底水锥进 7、注气抑制水锥

8、化学堵水控制底水锥进

(二)注水井控制底水锥进的方法

1、注水控制底水锥进

2、采用注聚合物、油水乳状液、泡沫和空气改善注水效果

(三)综合治理技术

五、控制底水工艺发展趋势

1

边底水油藏开发对策

前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进入高含水期开采之后,产油量递减加快。在这些高含水油田中,底水油藏所占数目巨大,储量丰富。底水油藏储层厚度大水体大,天然能量充足,开发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和抑制底水锥进。

国内外油田实践经验表明:底水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是抑制水锥或控制底水锥进,最大程度地延长油井无水采油期和控制底水均匀驱替,以达到提高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目的。目前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优化射孔、临界产量与临界压差的控制;采用水平井方案开发底水油藏;在油水界面附近打人工隔板以阻挡底水;开发后期加密井调整技术;完井技术(如双层完井)以及采油技术(如油水分采)等等。

一、底水锥进机理

在有底水的油藏中,油藏开采以前,水位于油层的下部,油位于油层的上部打开层段下面将形成半球状的势分布(图1),由于垂向势梯度的影响,油水接触面就会发生变形,在沿井轴方向势梯度达到最大。因而,此时的接触面形成喇叭状,这种现象即为底水锥进。

从机理上讲,垂向平面上油水接触面的变形和水平面上水驱替前缘的变形是类似的,两者都是由于汇聚于井底的势引起的。随着油井的投产,界面的锥状体将逐渐形成。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势梯度值的大小以及该处岩石的垂向渗透率,锥体的上升高度取决于因水油密度差(ρw-ρo)引起的重力与垂向压力梯度的平衡。如果油井

2

的产量小于临界产量,将形成某一稳定的锥状体(图2),其顶部不再向上扩展。因此,只要油井的产量qo小于临界产量qocrit生产,底水的锥状体就是稳定的。当油井产量qo超过临界产量qocrit时,水锥体变得不稳定,并一直上升窜入井底(图3),之后油井开始产水,且含水不断上升。因此,临界产量可定义为无水产出时的最高产量。

二、采水消锥机理

油井采油时,油藏周围产生压力降,油水接触面将出现变形,当产量增加时,底水层的水越过油水界面向油层侵入,锥体升高,超过一定采油量时,锥体逐渐上升到井底,在此之后,水就大量涌入井筒。油水界面发生变形,水锥高度成为生产量和油藏参数等外部可控参数的复杂函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