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飞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6 15:2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组织化。

2. 制度化。 3. 工业化。

第二节 不平衡交换产生权力与分化──布劳的结构交换观点 一、布劳生平

布劳生于奥地利,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并被聘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科层组织动力学》、《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美国职业结构》、《不平等和异质性》、《关于社会结构的宏观社会学理论》、《比较理论的观点》、《我的宏观社会理论与实证性研究》。 二、社会交换的特性与条件

1. 社会交换的意义:社会交换所须满足的条件、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分。

2. 社会交换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一、突生属性。二、自愿属性。三、模糊属性。四、信任属性。五、潜在属性。 3. 社会交换的形式。

4. 社会交换的条件:一、交换发展时期与交换伙伴间关系的特点和性质。二、社会报酬的性质和提供它们时付出的成本。三、发生交换的社会背景。

三、不平衡交换

1. 社会吸引:指人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

2. 社会独立性的条件:一、战略资源。二、替代资源。三、强制力量。四、减少需要。 3. 获得权力的条件。 4. 交换冲突。

5. 权力合法化的途径。

6. 对权力的反抗:一、被剥削与压迫。二、社会隔离。三、反抗的意识形态出现于沟通之中。四、革命的意识形态。五、政治反抗。 四、间接交换

1. 群体之间交往与个人之间交往所具有的共同点。 2. 间接交换形成宏观社会结构。

3. 共同价值是间接交换的媒介:一、特殊主义价值。二、普遍主义价值。三、权力合法化的价值。四、反抗的理想。

4. 宏观社会结构的制度化:宏观社会结构的制度化所需的三个条件、社会存在的三种普遍的制度。

5. 社会交换的辩证分析:两难困境、交换中的分化、社会的辩证分化。 五、社会结构的基本原理 1. 社会结构的参数描述。

2. 社会结构分化。

六、布劳有关社会结构的社会学八大定律。 1. 社会交往定律。 2. 不平等定律。 3. 异质性定律。 4. 社会流动定律。 5. 亚结构定律。 6. 生态结构定律。 7. 劳动分工定律。 8. 工作组织定律。

第四章 互动论

自学与考试要求

掌握互动论的历史传统,以及历史渊源,了解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于不同人物的思想要能进行对比分析,要理解互动论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所具备的精髓,并且,结合互动论理解现实,分析日常生活实践。 第一节 互动论传统

一、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1. 库利生平:库利的代表作有《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 2. 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 3. 初级群体是人性的养育所。

4. 镜中自我:一、社会自我是一种感觉与意识。二、社会自我是一种社会的事实。社会自我是一个发展过程。四、社会自我是一种镜中自我。 5. 竞争:一、从众。二、抗争。三、崇拜。

6. 领导权威的特征:一、具有一个强烈的自我,一个坚强的、专注的\我\。二、成功地展示出他的特殊倾向,让众人响应。三、成为人们追求的个人象征。四、具有信仰和希望。五、神秘感。

二、米德的想象演习理论

1. 米德生平:米德先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生前很少发表文章,后来他的学生整理出版了《当代哲学》、《心智、自我与社会》、《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行动的哲学》。 2. 米德所受的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行为主义的影响。

3. 想象演习:人类心智的能力。

4. 概化的他人:作为主体的自我与作为客体的自我、自我观念发展的三阶段。 5. 组织化反应。

6. 社会秩序的基础:符号。

三、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理论

1. 托马斯生平:托马斯所学的是文学与语言,后来攻读社会学,他与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合著的《欧洲与美国的波兰农民》,在西方影响较大。 2. 情境定义:托马斯定律。

3. 社会解组:一、总体情境。二、社会解组。 四、莫雷诺的角色扮演理论 1. 角色的划分。

2. 角色扮演的过程。

第二节 符号互动论──布卢默与登津的观点

一、布卢默的符号互动论 1. 布卢默生平:布卢默先获文学学士与硕士,后来获哲学博士,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主要作品有《工业关系中的社会理论》、《工业化与传统秩序》、《符号互动论:观点与看法》。

2. 理论前提。

3. 基本原则。

4. 基本观点:一、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二、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三、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四、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5. 理论建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直接观察。

二、登津的六个符号互动论原则。

第三节 表演互动论──戈夫曼与伯克的观点 一、戈夫曼的拟剧分析框架

1. 戈夫曼生平:戈夫曼先后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日常接触》、《避难所》、《公共场合中的行为》、《烙印》、《战略性互动》、《框架分析》、《交谈的形式》。

2. 表演框架:一、剧本期望。二、剧情。三、剧组。四、表演区域。五、假面具。

3. 印象管理策略:一、理想化表演。二、误解表演。三、神秘化表演。四、补救表演。 4. 表演中的矛盾:一、表演出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的矛盾。二、表演与预定角色不符。三、观众进入后台。四、冒充的表演者。 5. 简要评价。

二、伯克的拟剧社会模型 1. 动作。 2. 舞台。 3. 动因。

4. 目的。 5. 手段。

第四节 约定互动论──舒茨与加芬克尔的观点

一、舒茨的理解社会学

1. 舒茨生平:舒茨生于奥地利,后移居美国,其代表作有《社会世界的现象学》、《社会现实问题》、《社会理论研究》。 2. 方法论。

3. 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 4. 生活世界的相互主观性。 5. 理解生活世界的主要意义。 二、加芬克尔的民俗方法学

1. 加芬克尔生平:加芬克尔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加利福利亚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代表作有《民俗方法学研究》、《论实践行动的形式结构》、《日常生活墨守陈规原因的研究》。

2. 索引性表达。

3. 约定俗成的共同理解。 4. 反思性。

第五章 冲突理论

自学与考试要求

了解冲突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所具有的历史渊源,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社会冲突,掌握冲突论的几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比较科塞、达伦多夫、柯林斯、李普塞特思想的异同,把握冲突论的思想实质,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西方的冲突思想。 第一节 冲突促成整合与新结构──科塞的观点

一、科塞生平

科塞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冲突研究的连续性》、《贪婪的组织》。 二、社会冲突的功能

1. 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

2. 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 3. 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 4. 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 5. 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三、社会冲突的起因 1. 不平等的社会系统。 2. 下层被剥夺状态。 3. 对群体或社会的忠诚。 4. 亲密关系。 四、社会冲突的形式 1. 现实性冲突。 2. 非现实性冲突。 五、社会安全阀

1. 敌对情绪的表达。

2. 敌对情绪的发泄。

3. 科塞的\安全阀\理论所含主要观点。

第二节 强制引起冲突与变迁──达伦多夫的观点 一、达伦多夫生平

达伦多夫出生了德国,青年时代对马克思的理论很感兴趣,后来在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德国的社会和民主》、《走出乌托邦》、《阶级后的冲突》、《社会理论文集》、《欧洲科学政策的趋势》、《民主、变迁和组织》、《新自由》、《生活机遇》等。 二、后资本主义社会

1. 乌托邦式的社会学理论所具有的特点。

2. \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的基本特征:一、资本的解体。二、劳动者的解体。三、新的中层阶级的发展。四、社会流动性的增长。五、平等的发展。 三、社会冲突模式

1. 对\社会体系\理论的认识。

2. 对\社会内变迁\与社会变迁的认识。 3. 结构功能理论与社会冲突理论的比较。 四、社会冲突的根源 1. 权威的特点。 2. 社会冲突的根源。 五、社会冲突的形成

1. 冲突理论应该回答的三个问题。 2. 群体的区分。 3. 利益的形式。 六、社会冲突的程度 1. 冲突强度。

2. 冲突烈度。

3. 冲突的调节方式:仲裁、调停、和解。 七、社会冲突的结果

1. 所有(或近乎全部)统治人员的替换。

2. 统治人员的部分替换。

3. 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者的政策中。 第三节 冲突的根源与回避策略──柯林斯的观点 一、柯林斯生平

柯林斯在哈佛大学受过教育,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冲突社会学:一种解释的科学》、《文凭社会》、《本世纪中叶以来的社会学》、《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二、互动仪式链

1. 互动仪式链的含义。

2. 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几个步骤。 3. 互动仪式链的意义。 三、冲突的根源

1. 支配他人的主观定义。 2. 不平等。 3. 强制力量。 四、职业分层

1. 职业分层的依据。 2. 阶级文化。 3. 非职业关系。 五、冲突论模型 1. 微观命题。 2. 宏观命题。

第四节 冲突与一致的交织──李普塞特的观点 一、李普塞特生平

李普塞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获麦基佛奖,主要著作有《工业社会中的社会流动》、《革命和反革命》、《非理性政治》、《大学中的造反》、《关于美国政治的对话》、《信仰的裂痕》、《一致与冲突》等。 二、社会结构与社会变革

1. 社会制度各要素之间的均衡关系。 2. 社会制度的内在矛盾。

3. 科技对社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 4. 社会制度中的等级关系。 5. 价值合理性。

三、不同意识形态的融合与冲突 四、政治力量的整合与分裂

1. 政党是冲突的力量与整合的工具。 2. 政府的整合与冲突功能。 五、激进主义与改良主义 六、现实主义与保守主义 1. 欧洲的保守主义 2. 美国的保守主义

七、道德主义与暴力主义

1. 道德主义的来源与基本准则。 2. 道德主义者的主体。 3. 道德主义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