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临床路径流程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7 21:0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住院流程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临床常见证候:

风痰上扰,痰热腑实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风痰上扰证;脾虚痰湿,痰浊上扰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或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血压、心电图。

(5)胸部 X 线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 B 超)。 (8)头颅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 MRA、DSA 或 CTA、C 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 聚体、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 B 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a. 风痰上扰,痰热腑实型:

(1)临床表现:头晕头痛痰多,突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失语,纳呆或有抽搐,舌体胖,舌质黯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2)中药治疗

治法:清热、化痰、通腑 方药:温胆汤合三化汤加减

半夏10g,枳实12g,竹茹10g,陈皮6g,茯苓12g,厚朴12g,大黄6g,羌活15g,川牛膝15g,水煎服,2次∕日。

加减:老年体弱津亏者,加生地20g、麦冬10g,痰多者,加浙贝母10g。 b.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1)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口干耳鸣,少寐多梦,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弦或弦细数。 (2)中药治疗

治法:滋肾养肝,熄风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9g,钩藤12g,生石决明18g,山栀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水煎服,2次∕日。

加减:伴头晕头痛者加菊花9g、桑叶9g;心烦易怒加丹皮12g、白芍9g;便干便秘加生大黄通下。

c.气虚血瘀型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中药治疗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30g,当归10g,赤芍5g,桃仁3g,红花6g,川芎10g,地龙3g。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g;言语不利者,加远志10g、石菖蒲10g、郁金10g;心悸、喘息,加桂枝6g、炙甘草10g;肢体麻木,加木瓜15g、伸筋草15g;下肢瘫软无力,加川端10g、桑寄生10g、杜仲10g、牛膝10g。 d.肝肾阴虚,风痰上扰型

临床表现:平时头晕,耳鸣目眩,,少寐多梦,腰酸腿软,易怒,突然眩晕发作,视物成双

或视物不清,舌质红或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细。 中药治疗

治法:滋阴熄风,化痰通络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15g,生赭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生白芍15g,玄参15g,天门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4.5g

加减:肢体瘫软则加鸡血藤10g,赤芍10g,羌活10g,心烦失眠者加黄芩6g、山栀6g、夜交藤9g;头痛重者加石决明15g。 e.脾虚痰湿,痰浊上扰型

临床表现:平素头痛头晕,胸满痞闷,倦怠乏力,突然眩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走路不稳,饮食发呛,舌体胖,质黯,苔白腻,脉弦滑或滑数。 中药治疗:

治法:宜燥湿豁痰,熄风开窍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法半夏10g,天麻10g,茯苓10g,橘红6g,生白术9g甘草3g,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2次∕日。 加减:肢体瘫痪加羌活15g,威灵仙12g,川牛膝15g,丹参30g,活血散风通络,舌苔黄腻,加天竺黄6g以清华痰热;便干便秘用生大黄(后下)6-10g。 2、中成药

安宫牛黄丸(中脏腑时用)

用法:口服,大丸每次1丸,小丸每次2丸,病重每日2-3次,连用3-5天。 灯盏花注射液

用法:静脉滴注,一日20-40mg,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若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连用7-14天。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参麦针

用法:静脉滴注,一日20-40ml,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若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连用7-14天。 注射用血塞通

用法:静脉滴注,一日200-400mg,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若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连用7-14天。活血化瘀,通脉活络,适用于脉络瘀阻证。 醒脑静注射液

用法:静脉滴注,一日10-2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每日1-2次。 清开灵注射液:

用法:静脉滴注,一日20-40ml,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500ml稀释后使用,若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连用10-14天。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适用于热病神昏者。

通心络胶囊

用法:口服,一日2-3次,一次2粒。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心脑康胶囊

用法:口服,一日3次,一次4粒。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2.针灸 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疏通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