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3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爷爷的芦笛》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来到海边爷爷的小闸屋里,在大海狂怒的夜晚,他独自一人非常恐惧,但在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后变得勇敢起来的事。告诉我们人只有从小经受磨炼才能变得坚强。

全文共有13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1自然段:写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

第2—6自然段:写在苇叶葱茏的五月,爷爷和强强去芦苇丛生的地方做芦笛。

第7-10自然段:写夜晚强强躺在床上,外面狂风大作,小屋似乎在颠簸,他有些害怕。

第11—13自然段:写不知过了多久,强强从蒙昽中醒来,听到了爷爷的芦笛声,想起了爷爷的话。

这篇课文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说明道理,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将事例描写得具体、生动、真实感人,同时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出人物勇敢、坚强的形象。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芦笛、大海、海边的生活很陌生,生活经验较少,对课文的中心句理解起来困难,需要教师始终联系生活,换位思考来突破难点,同时多准备些芦笛、大海方面的素材,给学生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6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感受强强从恐惧到勇敢的经历,进而教育生—要健康成长,就得让自己经历风雨、见世面,在实际的炼与挑战中学会坚强。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文中的插图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能说出几种乐器吗?学生:钢琴、小提琴、竖琴、笛子…

过渡:这都是我们在音乐会上经常见到的乐器。在生活中我们还能用一些枝条啦、树叶啦、石块啦制作一些很简易的乐器,比如:柳笛、叶笛,还有用芦苇做的芦笛。

板书:《爷爷的芦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教师:同学们说说看过题目之后有什么想法学生:爷爷的芦笛怎么做的?学生: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看了题目我猜想,这篇文章可能是写爷爷教我做芦笛;或者写爷爷吹芦笛很好听,到处去表演;或者是写爷爷做件好事,这件事与芦笛有关系 学生: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是“爷爷的芦笛”?

学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说出来的想法会五花八门,但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保护孩子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个人不同的见解,且不可以因为说的没有道理而打击他们。)

过渡:说得很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我想,我们学了课文以后,很多问题你就会明白了。同学们带着疑问来学习,一定能学得很认真。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完成投影片的题目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zho han dian bo duo suo闸撼颠簸、哆嗦。“撼、颠、簸”3个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想办法记忆。

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弄懂文中新词的意思。 糊翔:在空中回旋地飞翔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 蜷缩:蜷曲而收缩

蒙胧: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对于“蜷缩、哆嗦、蒙昽”等词,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加强理解。 3.思考

(1)强强在爷爷小闸屋里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夜晚? (2)这次经历给强强带来了什么收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正句 2.指名说说自已对新词的理解,教师适当点拨。

3说说读过课文后有什么初步印象。

学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强强喜欢大海,喜欢爷爷的芦笛。他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在大海狂怒的夜晚,他独自一人非常恐惧,但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后,他不害怕了。

(学生谈的时候,语言会不够流畅,句子会很啰嗦,不够简练,但只要能抓住主要意思就可以,教师要视情况给予表扬。)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模仿录音读课文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分几段,每一段写了什么? 4.指名说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学生会有不同的分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千万不要阻碍学生思维,把学生定格到一个点上去了。)

5.学生比较、辫论得出合理答案

全文共13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爷爷的小闸屋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第二段(2~6自然段):写爷爷和强强去芦苇丛生的地方做芦笛。

第三段(7~10自然段):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小闸屋,强强很害怕。

第四段(11~13自然段):写强强听到了爷爷的笛声后,变得勇敢起来。 6.分段朗读课文

7.理解感悟1~6自然段,让学生感受到: (1)爷爷是个慈祥、能干的人。

(2)爷爷芦笛声的婉转悠扬、美妙动听、清脆; (3)海边景色的美丽,海边生活的好玩、有趣; (4)知道是什么把强强吸引到海边的? 五、学习第7自然段。

1.过渡:瞧,天渐渐暗了下来,大海又要涨潮了。(多媒体播放)

2.当爷爷要去海边查看潮汛,爷爷关切地对强强说了什么?(多媒体出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爷爷有点担心,爷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3.可我们的小男子汉强强面对爷爷的担心表现得如何?他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强强的话)(板书:不怕)想象一下当时强强的动作,边演边说。(拍着胸脯自信地)

事实上,夜晚潮汛来临时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用直线画出)这时候强强的表现又如何呢?(用波浪线画出)下面请同学们重点学习8~10自然段,解决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