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稿-领导讲话模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32: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稿

同志们: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做好今年的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砥砺奋进谋发展

上兵伐谋,上谋在势。谋划石门发展,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做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造势而起,在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1、石门的发展又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善于顺势。顺势,就要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关键在于用好“三力”。要善借“惯性力”。“十一五”时期,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洗礼、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开拓创新中奋进,取得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五年来,主要经济指标节节攀升,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提前两年突破“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百亿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500元,年均增长%;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7%,四项主要经济指标成功实现翻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亿元,年均净增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295元和4825元,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是石门发展史上最快的一个时期。六大支柱工业、六大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发展优势日益凸显。各项事业竞相发展,各个领域捷报频传,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18项,省市级奖励项。这些成绩和荣誉,正是我们跨越发展的强大优势,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把发展的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奋力把石门发展推向新阶段。要善用“蓄积力”。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条主线,聚全民之心,集全县之力,办成了许多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大事难事。三条主干公路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完成通乡通村公路20XX公里,实现100%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县城污水处理厂、火车北站改扩建、刘家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重大城建项目基本完工;皂市水库、石门电厂二期、海螺水泥、中军渡电站、冠一陶瓷颜料、盛节节高等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产;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平安石门建设都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些基础和条件,蓄积了跨越发展的巨大能量,只要我们坚持既定思路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石门的发展一定会更快,石门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要善导“内生力”。当前,人民群众求富裕、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全民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老板扩投入、谋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竞相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干部职工干事业、思进取的意识与日俱增,创先争优的劲头势如泉涌,特别是广大乡村干部表

现出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奋勇争先的精神,汇聚成了抓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正是石门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前途所在。精神催生活力,激情点燃希望。我深信,在新的一年里,只要我们保持和发扬这些精神,建设现代石门、活力石门、生态石门就一定会风生水起、异彩纷呈。

2、石门的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我们要敏于借势。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建设黄金期,经济社会发展蕴藏着巨大潜能,只要我们敏于借势,抢抓机遇,就能实现奋力赶超,跨越发展。要敏于在国家宏观政策中把握机遇,借势发展。今年国家将实现宏观调控并推行转型发展,投资重点和方向会有所变化,但用于“三农”的总量、增量、比重都有提高,特别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投资2万亿元解决小流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问题。石门是山区农业大县,这为我们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加快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沿海发达地区调结构力度加大,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资源与资本对接,引进更多战略投资者。要敏于在省市大政方针中把握机遇,借势发展。省里深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强县扩权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加大对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市里明确表示加强对县域经济扶持,支持县市发展的专项资金额度不减,重点支持农田水利、环境整治、农业标准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项目,这为我们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增添了更大信心。要敏于在五年规划更迭中把握机遇,借势发展。“十二五”规划我们编制了347个项目1105亿元的投资建设计划,已有303个项目933亿元的投资计划进入市规划,25% 的项目进入省规划。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必将会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这将给石门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力。加上我县处在武陵山脉,扼守湘西北门户,挤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和革命老区成功在望,这有利于我们依托国家倾斜政策,争取上级更多更大的支持。我们只要把握大势,敢于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胜人一筹,石门的发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夺取新辉煌。

3、石门的发展还需要新的突破,我们要敢于造势。石门发展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突破有着很广的空间,造势拥有很大的舞台,我们要敢于面对劣势,挑战自我,造势发展。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我县工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型工业,还处于“以资源换增长”的阶段,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聚集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业发展虽具备了一定基础,但农产品有机化、生态化程度不高,与绿色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业态发展相对缓慢。中央省市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对我们来说,生态是最大优势,我们一定要放大优势,把绿色环保贯穿于生产、消费、建

设的各个环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建设生态石门。要形成统筹发展共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石门的必然选择。受自然条件和历史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县城乡发展不平衡,西北山区与县城周边地区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按照以城带乡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浓厚人本发展氛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创业致富、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的期盼更加强烈,对公平正义、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突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目的所在、力量所在。我们一定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实分好“蛋糕”,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 1、转方式,培育跨越发展增长点。转方式、调结构是摆脱资源路径依赖、提高经济素质、增强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按照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加快“四化”进程,在转变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蓄积能量。一是突出新型特质,推进工业强县,打造区域工业的核心增长极。始终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转变发展方式,调优经济结构,努力打造三十亿产业集群、十亿方阵和亿元税收。要打造更具支撑力的主导产业集群,按照集群化、优质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全力建设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和关键项目,推动更大规模的聚集和更高层次的产业提升,加快形成电力、建材、硅砂(石膏)、食品、机电、化工六个具有强劲支撑能力的产业集群。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坚持扶大与育小并举,突出骨干核心,在政策扶持上优待,在资源配置上优先,真正打造有特色、有影响,掌握市场主导权的大、大品牌;加快提升中小,培育市场前景好、综合效益佳、内生动力强的成长型,形成结构合理、相得益彰的发展梯队。要打造更具推动力的生产服务体系,依托工业园区和重点产业,引进培育专业人才,加快发展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向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品牌打造等相关领域拓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突出特色引领,推进强农富民,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现代农业强县。立足区域特色,坚持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抓特色,形成产业导向。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引导,抓好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带建设,做大做强柑橘、茶叶、高山蔬菜、烤烟、生猪、家禽六大特色产业,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以特色创优势、向特色要效益。要建基地,扩张产业规模。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合作组织为主体,建好一批标准橘园、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