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考核知识点(定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6 2:35: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前心理学》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识记)心理的概念

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要点: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二、(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年龄范围

1.广义的学前时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 四、(领会)个体心理的发生P5 五、(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P5 六、(领会)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P5 七、(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区别和联系P5~6 八、(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P6 九、(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的关系P6 十、(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儿童解剖生理学的关系P6 十一、(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P7

第二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识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P7~9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以下四点意义: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至少可以获得儿童心理变

化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领会)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

1.幼教工作者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

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培养幼教工作者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3.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并在教育工作中使用各种方法了解儿童,可以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第三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一、(识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P9

1

学习得法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抓住学科特点。

2.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P10

1.客观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三、(领会)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P10~17

1.观察法P10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

(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2.实验法P11~14 (1)实验室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 (3)教育心理实验法 3.测验法P14

4.调查访问法P15~16 5.问卷法P16 6.谈话法P16 7.作品分析法P17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识记)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二、(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三、(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P21

儿童心理发展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可变性的一面。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受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影响,因此也表现出可变性。比如,现在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变化的。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在处理两者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过分夸大其稳定性,以免忽视社会条件和教育工作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作用,也要反对过分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以免不顾儿童年龄特征而盲目地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要求。 四、(领会)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关系P18~20

2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在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时还要注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特征相区别。个别特征是指每个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它与年龄特征之间是一般性与个别性、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表现、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说,这一年龄阶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的辨证关系,既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以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否定本质特征。 五、(识记)学前期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名称P24

我国现在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是: 1.婴儿期(或称乳儿期)0~1岁 其中可分为: 新生儿期0~1月 婴儿早期1~6月 婴儿晚期6~12月

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1~3岁 3.学前期3~6岁 其中可分为: 幼儿初期3~4岁 幼儿中期4~5岁 幼儿晚期5~6、7岁

4.学龄期6、7岁~18岁 其中可分为:

学龄初期6、7~11、12岁 学龄中期11、12~14、15岁

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4、15~17、18岁。 六、(领会)划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必要性和复杂性P23 七、(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P25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八、(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P26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九、(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P26~27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十、(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P28

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3

一、(识记)新生儿期(0~1月)的心理特征P29~34 二、(识记)1~6月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34~36 5~6月的孩子开始认生。 三、(识记)6~12月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34~36 四、(领会)婴儿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及其对新生儿适应新生活的意义P29~31 五、(领会)条件反射和儿童心理的发展P31~32 六、(识记)儿童言语和思维的发生发展P42~43 七、(识记)儿童最初独立性的出现P43~44 八、(识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44~47

1.最初步生活自理。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九、(识记)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47~50

4岁以后,儿童心理发展出现较大质变,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这具体表现在:

1.更加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十、(识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50~54

5~6岁是学前晚期,即幼儿园大班年龄,这时期的儿童心理发展的突出特征是:

1.好问、好学。

5~6岁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他们喜欢探索,还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收音机能说话,电视机里那些人躲在哪里。5~6岁儿童喜欢学习。他们喜欢动脑筋,做算术题、编故事、编谜语、下棋等等,都是他们喜欢的活动。每当学到一些新知识或解答一些智力活动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很满足。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

5~6岁儿童已经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如能将物体图片按照交通工具、家具、水果等概念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运用已经学会的一些概念,如能发现生活环境中的“三角形”;对因果关系有所理解,懂得物体沉浮的原因等。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儿童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如在观察活动中能学会按一定的方向或路线观察;在注意活动中,能采取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能用默默地跟着念、复述等方式帮助记忆。

4.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兴趣,如有的爱玩球,有的爱看书;情绪也变得比较稳定、不那么外露。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识记)注意的概念P55

心理学上的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