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与虚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2:28: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第四章 正确使用词语 第一节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和虚词

□山东 卓厚宝

【考纲解读】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现代汉语实词和虚词,具体指常用的同音词、近义词和同义词。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对于常用实词、虚词的使用能力,是易混词语语境意义的辨析与运用,而不是词语字典意义的识记和罗列。

【高考预测】

正确使用现代实词是正确进行语言表达的基础,因而实词辨析题以高考命题成熟题型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实词考查的重点为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意义,适用范围、程度、搭配,以及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辨析。近两年考查的省份有增加的趋势。 考查题型除类似“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等主观题型外,选择题仍是较固定的题型,一般采用选择填空和正误辨析两种客观形式。 虚词类考题在高考中并非每年都出现,有时也跟近义词的辨析合并出题;虚词考查以介词、连词、助词为主,有时,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也综合在虚词中考查。以辨析或改正错误的方式考查。此外,词语通常还与句子、修辞、语言的连贯得体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在辨析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专题中也经常牵涉到词语的问题。

【高考真题回放】

1、(2012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 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 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 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 沟通 喧哗 B.溶化 勾通 喧闹 C.融化 勾通 喧哗 D.融化 沟通 喧闹 【答案】D

【解析】融化: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三点水旁“溶”。题中应选“融化”。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勾通:暗中串通,贬义词。应用“沟通”。喧闹:喧哗热闹。喧哗: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动词,喧嚷。 与“起来”搭配,应用“喧闹”。

2、(2012年高考北京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 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答案】D

【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3、(2012年高考重庆卷)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答案】D

【解析】文段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复句,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只要能理解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不难得出答案。选词填空,首先要整体感知,其次要根据句意和关联词辨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三句话①②③构成三个层次,①②与③构成假设关系,①与②之间也是假设关系。

4、(2012年高考山东卷)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案】“寄奉”改为“惠赐”;“过目”改为“拜读”;“些许”改为“莫大”;“惠存”改为“珍藏”;“光临”改为“前往”。(答对四处即给满分)

【解析】不得体的原因是对郑先生没有表示出应有的尊重,出语不谦卑。 5、(2011年天津卷)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承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 , 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答案】B

【解析】“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适用范围较小,一般不用于物品。“喜爱”适用范围广。“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洋洋洒洒”则指①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显然洋洋洒洒不合语境。“暗香浮动”来自林逋的《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此处化用,不可改动。“犹如”与“好像”没有必然的区别,但根据语境,用“犹如”更显文雅美丽。

【答题方法探寻】

一、辨析实词的常用方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辨析词义法。

理解词义是正确使用实词的基础,如【例1】中的“溶化”和“融化”。再说,所考近义词大多具有相同的语素,为此,可以通过辨析两词的相异语素来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如“故里”指老家、故乡,与“故居”(曾经居住过的房子)的含义不同。

2.留意色彩法。 ①感情色彩的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所附加的感情色彩不同。 如【例1】中的“沟通”和“勾通”。②语体色彩的不同。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具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如【例5】中的“好像”和“犹如”。 3.结合语境法。

①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词语有约定俗成的使用对象,有谦敬之分;有些词语也有上下级之分、长辈与晚辈之别,如【例4】中的“寄奉”与“惠赐”,“过目”与“拜读”等。②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有的近义词意义基本相同,但词性和造句功能不同。如“吝啬”是形容词,而“吝惜”是动词。③习惯搭配的不同。词和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置疑”一般与否定词搭配,“质疑”不受这一限制。

4.避难就易法。

我们做题时,一般不需要对每组词都做确切的辨别,可将最容易辨析的选项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依次再向难的过渡,这就使我们避难就易。当然,在最后决定前,我们还要把选定的词语,依次代入原题中加以验证,以确保万无一失。

二、区分虚词的常用方法。 1. 搞清关联词语的固定搭配。

关联词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并且搭配固定,如“不是……而是”,否定一项肯定一项,表并列;“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又如【例3】中的“虽然”与“即使”。

2. 掌握虚词的特定意义,注意句中、句间的基本关系。如【例3】中的“除非”和“因为”。

3. 察看虚词的“左邻右舍”。

词性决定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和其所修饰限制的中心词,如介词要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等,副词要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等。 4.留意词语的感情倾向。

如“恰好”着重指所说情况和主观意志—致,是希望遇到的现象;“恰巧”没有这种限制。

【答题误区警示】

1.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高考侧重考查的词语一般是那些似曾相识,但又常常用错的词语,如果只凭对该词语的感性认识,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仔细揣摩与辨析其意义和用法,就难免牵强附会,失之偏颇。

2.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外延。汉语的词语多义性强,色彩丰富,同一个词语,使用的场合或对象不同,其表达效果就会迥异。如果不能仔细审查词语的使用对象、色彩、程度以及语法功能等,就容易把词语用错。

3.词汇贫乏,只凭语感答题。有些考生平时重理轻文,懒于读书,或者即使读书,也是心不在焉,不注重丰富词汇,充实词语仓库,其结果,在解答主观题时,心里想到了,就是没有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在做词语运用题时,无章可循,只能“跟着感觉走”。

【巩固训练】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