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训练题:课时跟踪训练16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32: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难度较大。由题意知,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导致该病,故该病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A正确;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而Ⅰ-1、Ⅰ-2正常,Ⅱ-2患病,说明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Ⅰ-1的基因型为XAY,Ⅰ-2的基因型为XAXa,Ⅱ-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Ⅱ-4的基因型为XAY,Ⅲ-2有可能含有致病基因,C错误;该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D正确。

[答案] C

8.(2015·合肥一模)图1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B、C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男性患者多 C.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 D.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根据所学知识,正确分析遗传系谱图,解决某些遗传学问题的能力,难度稍大。Ⅱ1、Ⅱ2正常,Ⅲ1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基因可以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C区段)、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区段)上,A错误;图中有女性患者,患病基因不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B错误;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Aa,若基因位于C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XAXa,若基因位于B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XAXa,C正确;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Ⅱ2基因型为XAY、XAXa,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D错误。

[答案] C

9.(2015·德州模拟)对下列系谱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为纯合子 B.该病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为纯合子 C.该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杂合子 D.该病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为纯合子

[解析] 若为X隐性遗传病,则Ⅱ1一定为杂合子,因为Ⅲ1的致病基因来自Ⅱ1,若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隐性纯合子,若为常染色体显性,Ⅱ3为杂合子。

[答案] C

10.(2015·湖南十三校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雄株 雌株 野生性状 M1 N1 突变性状 M2 N2 突变性状/(野生性 状+突变性状) Q=M2/(M1+M2) P=N2/(N1+N2)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A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解析] 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不表现该性状,则Q为1、P为0;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即Q为0、P为1;若突变基因位于

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由题意“突变性状由一条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突变产生”可推知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后代雌雄个体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各占一半,即Q=P=1/2。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2015·湖北联考)果蝇是遗传学经典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用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的雌雄交配,F2雌蝇全为红眼,雄蝇1/2为红眼,1/2为白眼。对于这种实验现象,摩尔根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作出的主要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通过______________等方法进一步验证这些解释。

(2)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交配,在无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请回答:

①子一代中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果蝇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的条数所决定的,只有两条X染色体才能产生足够的雌性化学信号。)

②子一代出现的红眼雄果蝇是亲本中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在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从变异类型分析,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灰体(Y)与黑体(y)这对相对性状做遗传研究,Y、y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果蝇都是黑体,这称为“表型模拟”。上述“表型模拟”说明生物性状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现有一只用含有这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为了探究其基因型,可将这只黑体雄果蝇与________交配,将孵化出的幼虫用________的食物喂养,其他条件适宜,观察果蝇体色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减数分裂和变异,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应用及分析推理方面的能力,难度较大。(1)萨顿的假说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是正确的,摩尔根对实验现象解释时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后来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实验验证了他的解释。(2)XbXb与XBY杂交,正常情

况下,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红眼雌果蝇)、XbY(白眼雄果蝇),但后代出现了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根据提示可知,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为雌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为雄性,则后代中出现的白眼雌果蝇是母本产生的含XbXb的卵细胞与含有Y的精子受精后所形成的,后代中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后代中出现的红眼雄果蝇是母本产生的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有XB的精子受精后所形成的,因此,后代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O。母本产生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的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同时进入第一极体中,或者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X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同时进入第二极体中,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3)基因(型)决定果蝇的性状,但用含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果蝇全为黑体,这说明环境条件也会影响果蝇的性状,因此,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含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yy、YY或Yy,为了确定其基因型类型,可以让该果蝇与未用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正常黑体雌果蝇(yy)杂交,并且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获得的幼虫,通过观察果蝇的体色情况,可以确定该果蝇的基因型。

[答案] (1)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测交

(2)①XbXbY XBO(或XB) ②雌 一或二 ③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未用含添加剂食物喂过的正常的黑体雌果蝇 不含该添加剂

12.(2015·盐城模拟)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F1雌果蝇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在F2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雌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