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4:16: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文(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 时: 122课时 设 计 者: 背景

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诵读儿歌和浅近的古寺,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逗号、句号等常用标点符号。认识自然段。 7、积累古寺和名言警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内容 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采用学生朗读,提问质疑的方式分享。 教学主题 教学内容 课教学主 时 教学内容 课时 我是中国人 我上学了 1 2 2 1 2 2 2 1 1 2 2 2 2 3 2 3 3 5 2 2 2 1 1 3 第7组 主题 儿童 生活 6、画 2 2我是小学生 我爱学语文 1、天地人 2、金木水火土 第5组 8、小书包 2 9、日月明 2 识字 10、升国旗 2 语文园地五 3 5、影子 6、比尾巴 2 2 7、大小多少 2 第1组 识字 4、日月水火 5、对韵歌 口语交际 快乐读书吧 第6组 7、青蛙写诗 2 主题 2 想象 8、雨点 口语交际 1 语文园地六 3 9、明天要远足 2 10、大还是小 2 第2组 拼音 1、aoe 4、dtnl 5、gkh 6、jqx 9、ai ei ui 11、项链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2 语文园地七 3 2 第3组 拼音 10、ao ou iu 11、ie üe er 语文园地三 期中复习评估 第八组 13、、乌鸦喝水 2 主题 14、小蜗牛 2 观察 口语交际 1 语文园地八 3 期终复习 5 第4组 主题 自然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四 备注 单元精读课文教学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口语交际教学1课时;语文园地3课时。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本册教科书按照主题单元编排学习内容,在“我上学了。”,安排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有侧重点。

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教学挂图、同步阅读、投影片、生字词卡片、同步练习、课外读物等。 二、教/学活动 (一)拼音方面

1.对于6、7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二)识字方面

1、、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2、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进行识字教学,如“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建立识字本、识字卡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举一反三,在思考中认字。在教学中不是孤立地教学生识字,而是要创造一种情趣,一种氛围,让学生有兴趣学。

4、勤于实践,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识字,一方面从衣食住行入手,仔细观察生活,拓展识字。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认识新字,学习成语。

5、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氛围中识字。通过观察大自然及其事物的变化,认识生字、生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三)阅读方面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阅读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适时演播,恰当讲解。对于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课文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3、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

4、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讲童话故事,结合校本课程《古诗文欣赏》的学习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