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29: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交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编制目的:

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交通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正确、快速、有效的救援和应急机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的车辆、驾驶员、乘车人,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应急处理。

四、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在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快速反应、迅速抢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和损失。做到正确判断、正确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充分做好通信、交通、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五、造成交通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造成交通事故的风险来源: 1、路面情况:冰雪路面、湿滑路面、乡村路面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2、气候环境:狂风暴雨、大雾弥漫、酷暑炎热、冰寒严冬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地理环境:连续弯道、狭窄车道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4、设备因素:未及时消缺、保养不达要求、修理质量低劣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5、生理因素: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视力欠佳、听力不济、年高迟钝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6、违规运输:超载、超高、超长、装载重心偏离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7、操作因素:超速行驶、弯道超车、占道行驶、麻痹驾驶、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8、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其他交通事故。

(二)、交通事故的影响及后果:(1)给驾驶员及司乘人员造成身体伤害; (2)给家属亲友造成心灵创伤; (3)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4)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六、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公司车管所与安监部负责日常工作。 七、交通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1交通事故发生后

力所能及的救治。2交通事故发生后

告。应急办主任接到交通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项目领导报告。3应急部统一领导全项目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救援单位和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应急小组人员听从应急部的调遣救援人员的引导及枢纽各应急救援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现场交通事故发生后司机必须立即停车,停车后按规定拉紧驻车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如夜间发生事故还需开示宽灯、尾灯。在公路发生事故时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交通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迅速判断事故原因。在保证自身安全和至安全区域。视情况及时向应急救办报告。 现场人员应立即对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进行救护,若为项目部内部道路交通事故应根据需要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求救,并在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若为项目部车辆出车途中交通事故应根据需要拨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求救,并在救助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救助人员实施各项救助措施。 交通事故车辆司机或事故发现人员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2.人员救护判断方法 :(1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3)无反应时立即用

手指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以上3步动作应在10秒以内完成,伤员如有反应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4)呼救 一旦初步确定伤员意识丧失应立即大声呼救。(5)放置体位如伤员面部向下应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以脊柱为轴心,使伤员头、颈、躯干平稳地直线转至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四肢平放,

将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并解开上衣,暴露胸部或仅留内衣,气

6)通畅气道伤员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

立即采用仰头举额法通畅伤员气道,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角处抬起下颏。 严禁用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要控制后仰程度。(7)判断呼吸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畅通气道后10s内用看、听、

八、事件控制

1交通事故发生后接到命令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并迅速开展职责内的应急救援工作。2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后若为项目部内部道路交通事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若为项目部车辆出车途中交通事故应当协助相关公安、交通部门采取措施对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为应急救援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救援环境。3当事故有可能出现扩大、

4医疗救护

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 5现场恢复交通事故伤亡人员得到救护后,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工作状况。 交通事故现场得到控制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尽早消除可能再次造成交通事故的危害。

2 事故报告流程 。1报警电话及各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见附件1。有关应急部门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事故信息准确完整、事故内容描述清晰。3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情况。4 注意事项:4.1事故现场针对伤员进行的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不得随意放弃抢救。4.2应尽早争取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救助。5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5.1应第一时间使伤员脱离事故危险源并转移至安全区域。5.2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伤员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治。5.3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5.3.1应急部应安排符合现场应急处置要求的人员进行现场应急救援。5.3.2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采取措施或协助相关公安、交通部门采取措施对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5.3.3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及时对现场处置能力进行确认,必要时要请求支援。 5.4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5.4.1应采取必要措施尽早消除可能再次造成交通事故的危害。5.4.2应做好事故伤员的善后处理工作。5.5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5.5.1 司机出车前检查车辆的各部件有没有异常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5.5.2司机出车前不得喝酒、不得疲劳驾驶。 5.5.3司机在路况不好的情况下要减速行驶。5.5.4 司机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要减速行驶。5.5.5要及时总结事故教训进行举一反三地检查,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